1. 肥水管理
• 施好拔节肥:对于前期未进行肥水管理的麦田,拔节期需浇水追肥,亩施尿素15-20千克,高产
田需增施10-15千克钾肥。
• 浇好挑旗水:挑旗期是小麦需水的“临界期”,此时灌溉有助于减少小花退化,增加穗粒数。缺肥地块和植株生长较弱的麦田,可结合浇水亩施尿素10千克。
• 浇足灌浆水:小麦扬花后10-15天应及时浇灌浆水,以确保小麦生理用水,还可改善田间小气候,降低高温对小麦灌浆的不利影响,减少干热风的危害,提高籽粒饱满度。
• 酌情叶面喷肥:灌浆初期喷1%-3%的尿素溶液(加上0.2%-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更好),可延长叶片功能期,增加粒重。
2. 病虫害防治
• 小麦红蜘蛛:发生初期用20%哒螨灵乳油20-40ml/亩或1.8%阿维菌素乳油10-20ml/亩兑水40-50kg均匀喷雾。
• 小麦蚜虫:4月上旬麦蚜发生初期可用10%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40g/亩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0-20g/亩兑水40-50kg均匀喷雾。
• 小麦吸浆虫:在4月中下旬蛹期撒毒土防治,可亩用50%辛硫磷乳油或48%毒死蜱乳油100-125ml/亩加细土制成毒土撒施于麦垄间,然后及时中耕浇水。成虫期亩用50%辛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于傍晚喷雾。
• 小麦锈病和白粉病:亩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50g兑水30kg喷雾,防治锈病兼白粉病。
• 小麦赤霉病:扬花初期是防治适期。可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00g/亩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50g/亩兑水40-50kg均匀喷雾,间隔7-10天再喷一次。
3. 防灾减灾
• 预防晚霜冻害:低温来临之前采取灌水、熏烟等措施预防和减轻低温的冻害。
• 预防干热风:5月中下旬-6月上旬应密切关注气象预报,巧灌麦黄水,结合开展“一喷三防”提高小麦抗旱、抗热能力。
4. 适时收获晾晒
小麦蜡熟末期是收获的最佳时期,应及时收获,及时晾晒,防止遇雨和潮湿霉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