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在生长过程中易受多种病害侵扰,以下是几种主要病害及其综合防治方法,帮助减少产量损失:
一、花生立枯病
症状: 幼苗茎基部出现褐色凹陷病斑,严重时病部缢缩腐烂,植株倒伏枯死,湿度大时病斑可见白色菌丝。
防治方法:
1、 农业防治:轮作禾本科作物,播种前用多菌灵拌种,选排水好的地块,避免密植。
2、化学防治:苗期喷施50%多菌灵800倍液,发病初期用20%甲基立枯磷1000倍液灌根。
二、花生根腐病
症状:
1、根系变黑腐烂,幼苗矮化、叶片发黄枯萎,拔出病株可见主根褐变,须根减少。
防治方法
2、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如豫花系列),播前晒种,避免连作,施用腐熟有机肥。
3、 化学防治:用50%福美双+50%多菌灵(1:1)按种子量0.5%拌种;发病时用70%甲基硫菌灵1000倍液喷雾或灌根。
三、花生叶斑病(黑斑病、褐斑病)
症状:
1、黑斑病:叶片背面生黑褐色圆形病斑,边缘有黄色晕圈,湿度大时病斑生黑色霉层。
2、褐斑病:叶片正面病斑黄褐色,边缘深褐色,病斑较大,后期中央穿孔。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收获后清除病残体,合理密植,雨后及时排水,增施磷钾肥。
2、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喷施50%多菌灵8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倍液,或25%吡唑醚菌酯1500倍液,间隔10-15天,连喷2-3次。
四、花生锈病
症状:
叶片背面出现黄褐色疱状锈菌堆,破裂后散出铁锈色粉末,后期叶片干枯脱落,植株早衰。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选用抗锈病品种(如粤油系列),避免与豆科作物邻作,合理施肥增强抗性。
2、 化学防治:发病初期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40%氟硅唑乳油8000倍液喷雾,重点喷施叶片背面,间隔7-10天,连喷2次。
五、花生青枯病(细菌性病害)
症状: 植株急性萎蔫,叶片保持绿色但枯萎下垂,茎基部维管束变褐,挤压有白色菌脓溢出。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轮作水稻等非寄主作物,选用抗病品种,避免偏施氮肥,高畦种植防积水。
2、化学防治:播前用1%中生菌素浸种10分钟;发病初期用20%噻菌铜悬浮剂1000倍液,或72%农用硫酸链霉素3000倍液灌根,每株灌药200-300毫升,间隔10天,连灌2次。
六、综合防治策略
1、预防为主:优先选用抗病品种,做好种子处理和轮作,减少病原菌基数。
2、 加强管理:控制田间湿度,避免积水;平衡施肥,增施有机肥;及时 清除病株残体,降低病害传播风险。
3、 药剂轮换:化学防治时交替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药剂,避免病菌产生抗药性。
根据病害发生时期和症状精准判断,结合农业措施与药剂防治,可有效控制花生主要病害,保障产量和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