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纹枯病症状与防治 -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欢迎访问廊坊市农林科学院官网!
当前位置:
  • 首页
  • 农时技术
  • 小麦纹枯病症状与防治

    特色作物研究所 15 阅读 2024-08-29 发布时间

    小麦纹枯病是一种以土壤传播为主的真菌病害。纹枯病的发生一般使小麦减产10~20%,严重的减产50%左右,甚至形成白穗。

    症状:小麦纹枯病主要危害基部叶鞘和茎秆,麦种发芽后芽鞘受病菌侵染变褐,最后腐烂枯死。麦苗3~4叶期,近地面叶鞘上先产生淡黄色小斑,后发展成典型的黄褐色梭形或眼点状病斑。病部逐渐扩大,颜色变深,并向内发展侵染茎秆,导致基部茎节腐烂,幼苗不抽生新叶,猝倒死亡。

    防治措施:小麦纹枯病通常有两个发生高峰期,分别为冬前和拔节期,冬前的发病程度直接影响到后期危害程度。应掌握在发病初期(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和返青期(3月下旬至4月上旬)进行药剂防治,适用蜡芽菌、申嗪霉素等,配合喷施复硝酚钠、磷酸二氢钾等促进麦苗生长,效果更好。

    主办单位: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地址:廊坊市广阳道285号农林科技大厦     电话:0316-2189909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21151号-1     公安备案:冀公网安备 13100302000548号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