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贮藏技术 -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欢迎访问廊坊市农林科学院官网!
当前位置:
  • 首页
  • 农时技术
  • 甘薯贮藏技术

    张恭 182 阅读 2023-08-01 发布时间

    一、打好安全贮藏的基础

    1.选好窖址窖形:选择地势高亢、背风向阳的地方建窖。地下水位高,土质疏松的地方选建棚窖;土质坚硬,地下水位深的地方建深井窖;有条件的或专业贮藏者可建屋窖,有地上式和半地下式两种。

    2.旧窖消毒:选用旧窖贮藏,应及时清扫维修,在甘薯入窖前还要进行彻底消毒。先刮去窖壁一薄层土,清理运出窖外,按每立方米空间50克硫磺,密闭薰蒸l天~2天,打开窖口通入新鲜空气,再装薯入窖。

    3.健薯入窖:做到四轻(轻刨、轻装、轻运、轻放)七无(无病斑、无虫眼、无损伤、无冻害、无水浸、无深沟、无露头青)。装窖不能太满,占总容积的80%

    加强贮藏期管理

    主要是温度、湿度、空气的调节,以温度为主。

    1.贮藏初期的管理(入窖后25天)

    甘薯贮藏的最适温度为13℃。在入窖初期,薯块呼吸作用旺盛,常使窖内形成高温高湿环境,薯堆温度可高达20℃以上。这种高温高湿条件,易使薯块发芽,消耗养分,并导致病害蔓延。因此,初期的管理应以通风散湿为主。使窖温不超过15℃,相对湿度保持在90%左右,但遇到突冷天气时,仍要注意保温。

    2.贮藏中期的管理(从入窖25天后到翌年2月上旬)

    重点是保温保湿防寒。这一阶段,天气冷,气温低,薯块呼吸强度弱,发热量少,是薯块易受冷害的主要时期,要注意关闭门窗,堵塞漏气的地方,使温度保持在12℃14℃。若温度下降,要烧小火加温,井窖要盖严井口,以便保温防寒,湿度应保持在8090% 

    3.贮藏后期的管理(2月中旬至出窖)

    2月中旬以后,气温回升,要通风降温。温度保持在12℃左右,湿度不低于85%。该期应经常检查薯窖,如发现腐烂,应立即拣出,不可倒窖,以免增加病菌传染的机会,造成更大损失。

    进窖检查时,为避免缺氧闷气的危险,应打开窖口,先用灯火试验,火不灭时,方可进窖检查。

    烂窖原因

    1.热害与冷害

    温度达16℃以上时,会引起薯块发芽和病菌迅速繁殖(如软腐病发生的最适宜温度为15℃23℃),温度低于9℃则薯块易受冷害。因此,贮藏期间窖温保持在10℃15℃的范围内才能保证薯块的安全贮藏。收获晚,入窖前夜里在窖外遇到0℃以下的低温易造成冻害。

    2.湿害或干害

    入窖初期薯块呼吸旺盛,出汗多(呼吸水多),形成水珠,病菌繁殖快,引起薯块腐烂。雨水入窖、窖内地下水上升,形成窖内淹水,造成湿害。窖内相对湿度以80%90%为宜,低于70%薯块失水快,有机质分解,易产生糠心和干腐等现象。

    3.病害

    薯块带菌、旧窖有菌、薯块有伤、温度湿度高,易发生病害。贮藏期病害主要有:软腐病、黑斑病、茎线虫病等。

    4.缺氧

    窖内堆放过满,封窖过早过严,通气不良,会引起缺氧呼吸,发生酒精中毒而烂窖。

    主办单位: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地址:廊坊市广阳道285号农林科技大厦     电话:0316-2189909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21151号-1     公安备案:冀公网安备 13100302000548号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