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韭菜优质高效生产技术规范,其所涉及的生产模式简要的概括为,一次播种,多年种植。每年的7到9月份养根、治虫(韭蛆、蓟马等)、防病的促成栽培,韭菜产品供应期在11月份〜翌年的5月,每周年可收割5〜6茬。
1.土壤选择及整理
选择土壤肥沃、土质疏松、保水保肥力强,且前茬为非葱蒜类蔬菜的温室内进行栽培。亩施入有机肥腐熟6立方米,三元素复合肥50公斤,均匀撒施后,进行旋耕,做成畦宽2米南北走向的平畦。
2.品种选择
棚选18号(可以作为韭黄生产的应用品种)、廊韭9号、平韭5号、平韭6号、胜利雪韭等。
3适期播种
3.1播种时间
韭菜一次播种多年采收的种植模式,除7、8月份外,可全年播种。春节上市的的韭菜茬口,播种时间最晚不晚于5月份。
3.2播种方法
目前可以使用韭菜播种装置(廊坊市农科院)业已授权的实用新型专利,可根据种植习惯进行行距的调整,成簇进行播种,播后成簇生长。亩用量可调至1~1.5斤的播量。
3.3苗前管理
播种后浇透水,2天~3天后采用30%除草通乳油,亩用量100ml~150ml,兑水30kg均匀喷撒地表。喷药时,人倒退行走,严防漏喷或重复喷施。
4田间管理
4.1苗期管理
苗期为80~100天,此期间保持土壤湿润,苗期追肥2次,韭菜出苗期为13~15d,齐苗后到苗高20cm期间,浇一次水。秧苗生长期间,当秧苗长势变弱、生长缓慢时,应结合浇水及时撒施尿素6~10kg/亩。
4.2生长期管理
4.2.1肥水管理
追肥,每次收割两天后,根据天气状况,选择晴天的上午及时追肥,肥料采用复合肥与腐熟有机肥进行混合,采用比例1:1,25公斤腐熟有机肥与25公斤硫酸钾复合肥,追肥后浇水,浇水期间不放风,浇水后放风1到2小时。
4.2.2 温度管理
冬季韭菜温室生产过程中,11月上旬覆盖草帘或保温被,最高温度不超过30℃,最低不低于3℃。夏季7月至9月份,顶风口与温室前面的底风口,全部打到最大位置。
4.2.3湿度管理
冬季进行韭菜生产时,通过放风、放湿等措施,确保空气湿度长期保持70%以下。
5病虫害防治
5.1虫害防治
温室内韭菜害虫主要有迟眼蕈蚊及种蝇的幼虫、蓟马等
5.1.1物理防治
色板诱杀 每亩地张挂蓝色的粘虫板20张,黄色的粘虫板20张,悬挂高度为距地面60cm处。当粘虫板上粘贴效果不佳时,应及时更换。
5.1.2化学防治
药物防治,7月至9月期间,在温室中有韭蛆危害时,灌根杀虫。用24%阿立卡微囊悬浮剂300ml/667㎡, (随畦浇水灌药)灌根一次。或撒施家保福颗粒剂(联苯•噻虫胺)8~10公斤及时杀灭害虫。
5.1.3生物防治,用线虫治虫(天津南开大学)可以替代化学农药。
5.1.4烟沫有机肥进行韭蛆防治。每亩地基肥施用1吨,追肥采用半吨。
5.2病害防治
韭菜主要病害有灰霉病、疫病等。
5.2.1灰霉病防治
5.2.1.1每天注意放风,在保障适宜温度的前提下,晴天放风量宜大、时间宜长,阴天和雨雪天也要适当放风。
5.2.1.2无病防病
无病发生时,在每茬韭菜收割后且株高长到5cm左右高时,用阿米西达喷施一次,用量20毫升/亩,其后每隔15天喷施阿米西达1次,以预防病害发生。或者喷施阿米多彩,用量15ml/15kg水,10天一次,直至收割。
5.2.1.3喷药治病
韭菜病害发生初期,及时喷洒施佳乐1200倍液一次,用量5克/1桶水,其后每隔10天喷施卉友3000倍液一次。韭菜长势健壮后,洒次数可以逐渐减少,痊愈后停药。
5.2.2疫病防治
每天注意放风。注意中午的通风,一直坚持放,如果天气不好的情况下,放个十到二十分钟左右。一般半个小时左右就行,棚顶上的风口每天开关,棚前边风口不要开,封严实就行。
发病时,发现病害后采用银法利30~60g(德国拜尔公司)对水1喷雾器,3天后在打一遍,或者氟吡菌胺·烯酰吗啉(15g)与氰霜唑(15g)每3天打一遍。阴雨天,用5%百菌清粉尘剂每亩用药1kg,7天喷粉一次。
韭菜生长过程中采用苯甲.吡唑酯进行预防,每7~15天打一遍.。
6收割整理
应避开中午收割,韭菜收割后,应及时进行植株整理,摘除干枯、损坏的叶片,清除韭菜植株下部夹带的泥土、杂物。有条件的,应对韭菜分别包装,注明生产地、生产户、生产代码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