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的现状是可耕地少、规模小、机械化程度低、能耗高、水资源利用率低、单户农民生产盲目、缺乏计划引导、导致中国农产品生产成本提高。因此,国外廉价农产品大量涌入,2015年我国进口各类粮食作物1.2亿吨,进口肉类总量244.79万吨,对我国农业是个巨大冲击,这是一场严重的“餐桌上的危机”,已非抵制洋货、把洋货统统赶出中国就能解决的问题。那我们有什么解决之道呢。
第一、加大高科技投入和科技成果的转化,让各大研究所、各大院校研究成果得到系统、广泛的应用。并结合生产实际,参考国外成果,开展更加深入的研究。
第二、加强政府主管部门的引导作用,克服种植、养殖的盲目性。我国多地是小农经济形式,一家一户,信息闭塞,各级农业主管部门、相关行业协会及农业生产合作社应相互结合,切实做好统计分析工作,通过电视、互联网渠道及时的将各类主要农作物及肉蛋奶的产量、产值等相关信息公布,逐步向订单农业发展,在这方面,以色列国家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第三、发挥自身优势。提高我国的优势产品的产量,以出口平衡进口。如大力发展我国的大棚蔬菜及蔬菜产品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虽然一切以当前经济效益为中心,但同时也不能放弃我国主要农产品的生产潜力,即保护好种子生产体系,保护好种质资源,保住我国各类农产品的生产潜力,就保住了我们的生命线,只有当前经济效益的提高,才能使我们有能力进行科技生产投入,从而弥补我们的短板,提高科技实力,促进生产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