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迟眼蕈蚊的发生规律 -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欢迎访问廊坊市农林科学院官网!
当前位置:
  • 首页
  • 农时技术
  • 韭菜迟眼蕈蚊的发生规律

    王学颖 487 阅读 2023-05-26 发布时间

    韭菜迟眼蕈蚊俗称韭蛆,有资料显示迟眼蕈蚊是我国特有的地下蔬菜害虫,国外研究至今空白,在我国对韭菜迟眼蕈蚊的研究起步也较晚,最基础的研究也不是特别清晰,给防治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目前,生产上主要还是以化学防治为主,生物防控或物理防控为附。

    韭菜以其特殊的辛香味被大众所喜爱,原产于我国,曾一度被认为是我国我特有蔬菜,后来才慢慢的传入其它国家,现在也只有日本、韩国等少数国家在韭菜上有所研究及进展。韭菜不仅营养丰富还有药用价值,种植面积也在逐年增加,但时常被农药残留所诟病,也偶有负向新闻见诸于报端。因此就更需要生产者适时、适期、有效防控韭蛆。

    一、韭菜迟眼蕈蚊的发生规律

    在北方地区,迟眼蕈蚊露地一年发生3~4代,温室可连续发生6~8代。更新一代基本需要30天左右,其中一般卵期3-7 d,幼虫期 15-18 d,蛹期 3-7 d,成虫期 2-5 d。以露地发生3代为例,北方地区越冬的幼虫在320日左右开始活动,进行田间危害。至426日完成第1代。5月底完成第二代,10月上中旬完成第三代。

    二、韭菜迟眼蕈蚊生活规律

    最适生活温度20~25,超过30成虫寿命变短且不产卵,超过34幼虫会大量死亡。幼虫最适相对湿度60%~80%,湿度过高,幼虫会向低湿度的地块迁移,湿度过低影响幼虫的活动。相对湿度大于70%时,其成虫的数量明显降低。在土壤中,幼虫及卵的集中生活区为0cm~5cm土层,只有微量的幼虫零星在5cm~10cm的土层中生活。

    结论:韭蛆防治适期为春、秋两季,第一次防治最好在3月中下旬及~4月中下旬,第二次防治在9月中旬进行。6月中旬~9月初,迟眼蕈蚊几乎不发生危害。此期间无需进行特别防控。

    主办单位: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地址:廊坊市广阳道285号农林科技大厦     电话:0316-2189909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21151号-1     公安备案:冀公网安备 13100302000548号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