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中后期管理技术措施 -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欢迎访问廊坊市农林科学院官网!
当前位置:
  • 首页
  • 农时技术
  • 甘薯中后期管理技术措施

    中心实验室 刘洋 169 阅读 2023-05-09 发布时间

    目前,河北省甘薯生产正处于生长中后期。立秋后,昼夜温差逐 渐加大,薯块膨大速度加快,是薯块膨大的黄金时期,是形成产量的关键时期,本阶段应以保根、护叶、增薯重、提品质为主攻目标。根据今年甘薯生产实际和气候特点,提出以下技术措施:

    1、科学追施膨薯肥 进入甘薯生长中后期,正值薯块膨大、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追施肥的最佳时期。受降雨影响导致田间积水严重的地块,应首先排除田间积水并及时追施补充氮、磷、钾等各种营养元素,延长叶片功能期,避免早衰。

    根据不同地力不同给肥方式,可选尿素、硫酸钾、磷酸二氢钾等优质肥料,建议施肥方案如下: 1)高等肥力、长势旺的地块。采取滴灌的形式追施硫酸钾 10 千克/亩。如果田间土壤湿度大可叶面喷施 0.2%0.5%磷酸二 氢钾(可喷施两次,间隔 57 天)2)中等肥力、叶片有早衰趋势的地块。采取滴灌的形式追 施硫酸钾 15 千克/亩、尿素 5 千克/亩。如果田间土壤湿度大可叶 面喷施 0.2%0.5%磷酸二氢钾和 0.2%尿素(可喷施两次,间隔 57 天)3)低等肥力、长势偏弱的地块。采取滴灌的形式追施硫酸 钾 25 千克/亩、尿素 8 千克/亩。如果田间土壤湿度大或无滴灌条 件的山地丘陵地块可叶面喷施 0.2%0.5%磷酸二氢钾和 0.2%尿素(可喷施两次以上,间隔 57 天)。

    2、科学管理田间土壤湿度 (1)降雨后及时排除田间积水目前,我省仍处于主汛期,遇强降雨时,要及时采取措施,排除田间积水,避免因积水时间长引起田间湿度大、土壤缺氧,导致块根腐烂、植株旺长、病虫害发生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防止发生涝害。 另外,暴雨后要及时检查并修复冲毁的薯垄,避免造成根系、块根裸露,影响产量和品质,特别是山地丘陵地更容易出现此类情况,更应引起重视。(2)遇旱及时灌水 若遇连续干旱应及时浇水,保持田间最大持水量的 65%70% 左右,收获前一个月一般不浇水。

    3、科学控旺 针对高水肥、田间湿度大、长势旺的地块,可采取物理和化控 相结合的方式控制薯秧旺长,保持田间通风透光良好。 (1)提蔓、拢蔓:减少不定根的生长及下扎,降低养分消耗。(2)化控措施:15%多效唑 2050 /亩或 5%烯效唑 1030 /亩田间喷施,可以有效遏制茎蔓徒长,促进光合产物向块根 运输,稳定产量。注意喷施要均匀、不可重喷,避免造成药害。

    4、科学防控病虫草害 今年部分地区降水量较常年仍然偏多,甘薯田间湿度大,易发生细菌性病害,如甘薯茎腐病等。防治方法:田间出现病株,可喷施春雷霉素、可杀得叁千或氯溴异氰尿酸等杀菌剂进行预防,后每隔 710 天一次,施 23 次。立秋后,田间杂草无论大小都开始结籽,要做到及时除草,最好是人工连根拔除并带出田间,减少杂草当年和来年的危害。

    5、适时安全收获 地温在下降到 12℃以前或霜降前,将甘薯收获完毕,要选择晴暖天气上午收获,经过田间晾晒,及时入窖。无论机械或人工收获,收获时都要做到轻刨、轻装、轻运、轻放防过夜、防霜冻、防碰伤、防雨淋。另外,作鲜食用的商品薯,根据市场需 求和价格情况,可适当早收、早上市,填补市场空档期,提高经济效益。

    主办单位: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地址:廊坊市广阳道285号农林科技大厦     电话:0316-2189909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21151号-1     公安备案:冀公网安备 13100302000548号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