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樱桃病害防治(1) -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欢迎访问廊坊市农林科学院官网!
当前位置:
  • 首页
  • 农时技术
  • 大樱桃病害防治(1)

    于桂凤 646 阅读 2023-03-31 发布时间

    1. 樱桃褐斑病

    (1)发病规律

        樱桃褐斑病又名叶片穿孔病,是大樱桃最主要的叶片病害。发病初期形成针头大的紫色小斑点,最后病斑干缩,穿孔脱落。病菌以菌丝体或子囊壳在被害叶片上越冬,次年孢子飞散侵染。天津地区一般56月即可发病,78月发病最重。发病轻重与树势强弱、年中雨量的多少、立地条件等有关。树势弱、雨量多而频、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树冠郁闭的果园发病重;反之则轻。

    (2)防治方法

        一是清理果园,扫除落叶,消灭越冬病源;

        二是加强果园的综合管理,改善立地条件,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能力;

        三是药剂防治,根据降雨的早晚和多少,分别在谢花后至采果前,喷12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采果后,喷23200倍等量式波尔多液。

    2 樱桃细菌性穿孔病

    (1)发病规律

        樱桃细菌性穿孔病为一种细菌性病害,主要为害叶片,也为害枝梢和果实。叶片受害,初呈半透明水浸状褐色小点,后扩大成圆形、多角形或不规则形病斑,呈紫褐色或黑褐色,随后病斑干枯,脱落穿孔。病菌在落叶或枝梢上越冬,借风雨或昆虫传播。翌年一般5月间叶片开始发病。果园通风透光差、排水不良、肥力不足、树势弱,或偏施氮肥园,病害较重。潜育期(自侵染至发病)的长短与气温高低和树势强弱有关,气温2526℃时为45天,20℃时为9天;树势强时潜育期长达40天。

    (2)防治方法

        增施磷钾肥,控制氮肥用量,特别要注意改良土壤和排水防涝,清除病叶落果,集中烧毁。发芽前喷145波美度石硫合剂,杀死树皮内潜伏的病菌。谢花后新梢生长期普喷190%新植霉素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或10%杀菌优水剂800倍液,可有效防治该病。

    主办单位: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地址:廊坊市广阳道285号农林科技大厦     电话:0316-2189909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21151号-1     公安备案:冀公网安备 13100302000548号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