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适宜的土壤、加厚活土层
1.选择不重茬、土层深厚、排水良好、保水保肥能力较强的砂质壤土。
2.壤土或砂壤土因其土层深厚、土壤肥力高、保水保肥能力强,如再增施有机肥,更有利于高产创建。
3.强调冬前耕翻。强调加厚活土层,上翻下松,为根系发育、微生物活动创造良好环境,促进养分吸收。
(二)地膜覆盖
花生地膜覆盖技术成熟,适合各类花生种植方式,增产效果显著,机械化操作,是取得花生高产的重要技术。
1.地膜覆盖时一定要选用高质量地膜(厚度、强度、均匀度),压膜要严实,出苗孔要小。充分发挥地膜功能是关键。
2.适宜的株行配置,小行距不要过小。充分利用土地和光能是关键。
3.缺点:机械播种,大小行配置不合理;每穴双粒率低(排种器和种子大小要选择好,否则种易破碎)。人工播种,垄偏高,小行距小;外侧结果范围小,果针易悬空。
(三)合理密植、适当晚播晚收
1.合理密植
单粒精播,1.4万株/亩左右,确保实收13000株以上,切勿单粒不精播。密植高产:大花生9000穴/亩左右;小花生10000穴/亩左右。稀植高产:大花生4000~6000穴/亩,小花生6000~8000株/亩。
2.要尽量晚播晚收
晚播种是避免春季低温危害的有效措施,播期宜推迟至5月上中旬。适期晚播是减少伏果、芽果、烂果的有效措施。
晚播可减小病毒病的发生,避开雨季水分过多对荚果发育的影响。
晚收是充分利用八、九月份的光热资源,采取精细管理,使花生植株中上部叶片的功能保持至10月上旬,有效的增加荚果的产量。
(四)确保一播全苗尤其稀植者
1.足墒播种是关键,播种时如土壤墒情不足要及时造墒。
2.播深3~4厘米,勿过深。出苗时实现子叶节升至地(垄、膜)面。
3.确保一播全苗,苗全、苗壮是高产的重要基础。
(五)科学合理施肥
1.平衡施肥:基肥为主,有机肥、磷钾肥为主,中微量元素配合。
2.确保中后期不脱肥:花生不便追肥,生长中后期易脱肥早衰,尤其是稀植者。应增施有机肥、施用缓释肥、如有脱肥现象应采取根外追肥。
3.重视钙肥:花生缺钙具有普遍性,缺钙荚果不饱满、空壳多,严重可绝产。干旱严重影响钙的吸收。
4.做到表层10cm土壤养分供应充足。
(六)施肥技术
施肥原则:控制氮肥总量,氮肥分次施用,调整氮磷钾比例。严格掌握施肥时期。肥料施用应与化控技术相结合。
施肥建议:
1.增施有机肥,亩施腐熟有机肥2000公斤培肥地力。
2.亩产300公斤左右的情况下,亩施氮肥(N)6~7公斤/亩,磷肥(P2O5)3~5公斤,钾肥3~6公斤/亩;相当于尿素13公斤,磷酸一铵9公斤,氯化钾7公斤;也可施尿素5公斤,复混肥28公斤45%(15-15-15);也可施花生专用肥40公斤。
3.钙可以促进荚果的发育,使果壳中钙盐增多,促进果壳中营养物质向种仁中运转。植株缺钙时,幼嫩茎叶变黄,植株生长缓慢,秕果率、空果率增高。有条件的地方每亩施石膏30公斤,补充钙素营养,也可施饼肥40公斤。
4.夏直播花生,磷肥、钾肥及氮肥50%作底肥,余下50%氮肥播种后30天左右(苗期)施用,追肥方法采用开沟条施覆土。
5.硼肥:增加叶绿素含量,促进根瘤的形成,提高结实率和饱果率。硼酸或硼砂作基肥1~2斤/亩,0.02%~0.05%浓度的硼酸水溶液浸种或0.1%~0.25%水溶液于开花期叶面喷洒。
6.叶面喷肥,延长叶片功能期,防止早衰。在饱果期有早衰趋势时,1%尿素液、2%~3%的过磷酸钙、0.3%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进行叶面喷施。
(七)田间管理
1.查苗补种
花生苗的齐全匀壮是丰产的基础。花生播种后,往往因种子质量不好,土壤水分不足,整地施肥不当,鸟兽虫害等造成种子幼芽死亡,缺苗断垄。因此在播种后10~15天齐苗后及时查苗,发现有缺苗现象及时催芽补种。补种时要追点化肥,促进幼苗早生快发。
2.加强水分管理
● 忌漫灌,宜喷灌,最好滴、渗灌
● 防止涝害
● 勿用低温井水直接灌溉
(八)防止徒长与倒伏
● 徒长与倒伏普遍发生,解决的途径是化控
● 对化控技术的认识要改变,化控不只是防徒长和倒伏,还有其他诸多作用,不徒长也可用化控。
花生本身生长特性限制产量提高,花生地上开花,地下结果,地上和地下生长不协调。花生快速生长时期和雨季吻合,徒长倒伏发生频率高。特别是高产品种、土壤肥力高、肥水条件较好、高密度,极易发生徒长。徒长和倒伏减产严重,收获困难。
针对目前花生生产普遍存在的旺长、徒长、冠层郁闭、花位高、果针入土率较低,及由此引起的花多不齐,针多不实,果多不饱等问题。近几年在花生上应用了植物化学调控技术,控上促下,使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协调发展。
1.多效唑 花生用后,株高降低,有效侧枝生长快,节短节密,无效分枝少,色浓叶厚,抗逆性强,生长健壮,光合性能强,开花早而集中,果大粒饱。并对病害和杂草有抑制作用。严格掌握用药浓度和使用时期。浓度过大,植株抑制过头,反而减产,施用过早或过晚,都不能达到预期增产目的。亩用30~50克兑水30公斤喷洒,以初花期和盛花期为最佳时期,切忌将多效唑用作种子处理,以免造成缺苗断垄。
2.壮饱安 施用适期:为花生下针后期至结荚前期,或主茎高度30~35cm时。
用量:为每亩20g左右,兑水30~40kg,叶面喷施,植株明显徒长,用量可略增加或施用两次,但总量不宜超过每亩30g。生长不良的花生田可适当减少用量。
高产田宜采用少量多次(少吃多餐),下针初期(主茎30cm)开始施用,连用3次,两次间隔10~15天,第一次每亩用10g,后两次每亩用10~15g。
(九)时时收获
花生植株变黄,70%左右荚果果皮内壁出现油斑时,就可以收获了,收货后及时晾晒,储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