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又名:土豆,是茄科草本作物,其块茎是人们经常食用的蔬菜和粮食,含有丰富的淀粉和蛋白质以及多种维生素、无机盐、微量元素等营养,是城乡居民不可或缺的食品。我国是世界马铃薯的主产国,但廊坊地区马铃薯生产水平一直较低,主要原因是对关键栽培技术的应用不到位。栽培露地春茬优质高产高效马铃薯,应注意以下6个关键:
一 选择适宜品种
廊坊地区春茬马铃薯,宜选择早熟、抗逆、抗病、优质的马铃薯品种。如:费乌瑞它、金冠、郑薯6号、丰收3号、荷兰薯15号等。不能选用生长期超过90天的品种。
二 做好播前准备
(一)选择种薯、合理储藏
应在头年的10月下旬~11月底购买种薯。购种时,选择表皮光滑、皮色鲜艳,无病虫,无冻伤的块茎,剔除病薯、烂薯、畸形薯。将挑好的种薯装在袋子里,将袋子码放在室内或贮藏窖内,室内或贮藏窖内温度保持在2~4℃,温度低时覆盖麻袋片或草帘等保温材料防寒。
(二)适时催芽、切块
1. 及时催芽
播前15~20天开始催芽。催芽前将种薯从袋子中倒出,剔除病薯、烂薯,室内温度逐渐升高到15~20℃后,将好种薯堆放,2~3层为宜,放到散射光下催芽。种薯堆放期堆放过程中,要经常上下翻动,使其均匀见光,待种芽长到5毫米左右时,芽由白色变成绿色时,即可切块播种。
2. 适当切块
在播种前1~3天,对种薯进行切块。切块前刀具要用75%酒精或30%来苏尔浸润10分钟消毒,以防刀具带菌。切块时可采取两种方法,方法一:纵切法。即自薯顶至脐部纵切,然后横切。方法二:斜切法。即从脐部开始,按芽眼顺序螺旋向顶部斜切。无论采取哪种切块方法,切块大小要均匀一致,每块重25克左右、留1~2个芽眼。为促进伤口愈合、减少烂暑,将切好的种块,表面沾一层草木灰。也可将切块放在通风处,使伤口尽快愈合。切好的薯块切忌堆堆以防腐烂。
(三)精细整地做畦
1. 选择合适地块
选择土壤疏松、排灌方便、富含有机质的壤土或沙壤土。前茬最好种植的是禾谷类作物,避免与茄科、块根、块茎类作物连作。
2. 及时精细整地
整地宜早不宜晚,一般结合秋耕整好地或春季解冻时抓紧整地。整地时每亩施入优质有机肥5000千克、尿素15千克、磷酸二铵15千克、硫酸钾20千克,将肥料均匀撒于地面。深翻土地 30~40厘米,细耙整平,起垅,垄间距50厘米,垄高10~15厘米、宽70~80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