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桃树形培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合理利用空间,使枝叶分布均匀,充分利用光照,提高产量,改善品质。目前生产中应用较多、也表现丰产的树形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主干疏层形
具有明显的主干和中心领导干,主枝分层配置在主干和中心领导干上。干高50cm左右,全树有主枝6-8个,分3-4层错落分布。第1层有主枝3个,开张角度60°左右;第2层主枝2个,开张角度约45°左右;第3、4层各留1个主枝。第1、2层主枝间的层间距离为70-80cm;第2、3层间的距离,应保持60-70cm;第3、4层的间距可适当缩小。
这种树形优点是,适宜于多数樱桃品种的生长习性,特别适宜于干性强、层性明显的品种,适宜在土壤肥沃的平地果园采用。树体骨干牢固,产量较高,质量较好,经济寿命较长。
2.丛状形
没有主干和中心领导干,由地面分生5-6个主枝,均匀地向四周延伸生长,每个主枝上有3-4个侧枝,以充分利用空间和光热资源。在主、侧枝上,根据空间大小,培养不同类型的结果枝组,成形后,树冠呈半圆形。这种树形的主枝角度比较开张,树冠小,成形快,通风透光良好,进入结果期较早,管理较为方便;衰老后易于利用根蘖进行更新。缺点是树冠内部容易郁闭,层性明显的品种,不宜采用这种树形。
3.纺锤形
3.1自由纺锤形
中干直立粗壮,树高3m左右,干高50-60cm,中干上着生25个左右近水平单轴延伸的粗度5cm以下、长度1.5m左右的骨干枝,骨干枝角度 70-90°;骨干枝间距9-10cm,适宜株行距3m×4m。
3.2高纺锤形(Tall Spindle Axe,简称TSA)
树高3.5-4.0m,株行距1.4-2.0m×3.5-4m,枝间距12-14cm,主枝数量28个左右,主枝长度1.5m左右。在TSA树冠形成过程中,每年要保证抽生10条以上的枝条。此树形修剪有两个关键点:①每年通过修剪侧枝来调节叶果比和未来的产量;②每年更新老的结果枝组,唯一永久性的结构就是中干。TSA适用于矮化、半矮化和半乔化砧木,或者贫瘠土地上的乔化砧木。
3.3超级纺锤形(Super Slender Axe,简称SSA)
高密度单主干树形,采用矮化砧木苗木时株行距0.5m×3m,采用半矮化砧木苗木时株行距1m×3.5m,树高2.5m左右。对树体生长控制更为严格,整个生命结果期全部以一年生果枝的基部单生的花芽结果为主,果实质量优。
3.4超细形长纺锤
适用矮化密植栽培,株行距1.8-2.0m×4.5-5.0m,共培养25-28个主枝,主枝间距20-30cm,螺旋上升,允许有对生枝。在主枝结果3-5年后可以更新结果枝组。树高控制在3.5-4.0m,树冠落头时间是在樱桃树的中央领导干开始形成花芽结果时进行;冠幅大小控制在2.0-3.0m。
4.丛枝形
定干高度一般在30-40cm,成型后一般有4-6个主枝,呈树丛状,主枝直立,每个主枝上着生侧枝。优点是结果早,成型快,丰产性也高,缺点是主枝角度比较小,树冠容易郁闭,所以要经常进行徒长枝和影响光照的大枝的修剪,前期要注意主枝的开张角度。
该树形没有侧枝,只利用直立主枝结果,树体高度在2.5m左右。采用半矮化砧木的,株行距为3.0m×5-5.5m,主枝一般有20-25个;采用乔化砧木的,株行距2.0-2.5m×4-5m,主枝有25-30个。该树形特点:成形快、用工少、修剪简单,树势均匀,结果部位分布合理,主枝要逐渐更新。不建议采用矮化砧木建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