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栽培技术要点 -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欢迎访问廊坊市农林科学院官网!
当前位置:
  • 首页
  • 农时技术
  • 马铃薯栽培技术要点

    孙静 672 阅读 2023-02-17 发布时间

    农业部正式发布《关于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的指导意见》,将马铃薯作为主粮产品进行产业化开发。这意味着我国又开启了新一轮种植结构调整,将扩大马铃薯生产。现就华北地区马铃薯栽培提出几条技术要点:

    1、选种

    选择抗病、高产、早熟的脱毒种薯。种薯产地一般在高海拔冷凉地带。选择适宜播期,早春马铃薯一般采用地膜覆盖栽培。

    2、基肥

    选择地势平缓,中性或偏酸性砂壤土。深翻20-25厘米,每亩施有机肥1500-2000公斤。根据地力和施肥种类适当补充化肥。马铃薯需氮、磷、钾的比例为5∶2∶11;一般每亩施磷酸二铵15-20公斤,硫酸钾或氯化钾20-25公斤,尿素5-10公斤,以上肥料可全部作为基肥施用。施肥时将一半肥料撒在地面,翻入土中;另一半撒在垄沟中,用耥圈覆土,使种肥分离。

    3、播种

    在播种前20-30天,将种薯放在20℃避光环境中催芽10-15天,当芽长0.5-1厘米时,将种薯放在15℃有光环境中晒芽。壮芽的标准是:芽体粗壮、绿色或紫色,播种前2-3天开始切芽块,每个芽块至少有一个芽,芽块重量在20克左右,每公斤种薯约切50个芽块、切芽时要靠近芽眼边缘,将种薯切成三角块,不能切成片。切好的芽块放在阴凉处晾干,同时拌些草木灰。切刀要用20克高锰酸钾对水2公斤进行消毒。切开种薯后如发现有黄圈或黑脐,要将整个种薯淘汰。做80厘米宽的床,床间距40厘米,床上部宽70-75厘米,床高15厘米,小行距40厘米,株距24厘米。播种后将床面搂平,盖上地膜,或播种前4-5天盖上地膜,播种时用手铲挖孔播种,在2天内将种植孔用土封住。采取先种后覆膜方式,在出苗后及时划开地膜,将苗引出,防止苗被烫死。当苗长到5-6片叶将地膜撤掉。

    4、中耕培土

    当出齐苗或8成苗时,中耕一次,使土壤松喧透气。4-5片叶时中耕培土一次。现蕾期中耕一次,培土3-4厘米。封垄前最后一次中耕,尽量向根部多培土。如果出苗前土壤板结,可铲一次,兼有除草的作用。

    5、水分管理

    马铃薯较耐旱,仅靠天然降雨即可正常生长如有浇水条件,视土壤墒情可在播种前造底墒。播种后15-20天视墒情可补水保苗,但浇水后要中耕。开花前一般不浇水仅靠中耕保墒。重点保证花期的水分供应充足,在收获前10天停止浇水。雨后要及时排水,田间积水超过24小时,马铃薯即开始腐烂。

    6、病虫害防治

    防治瓢虫,可用敌敌畏或敌百虫喷雾。防治蚜虫,可用50%抗蚜威2000倍液喷雾。预防晚疫病,可喷洒58%瑞毒霉锰锌500-600倍液。

    7、采收

    在播种后60-65天,当叶片发黄时,选土壤不潮湿,天气晴朗的日子收获,收获的马铃薯晾晒20分钟装袋,装袋贮藏期间应放在阴凉通风处,避免阳光照射。

     

     

    主办单位: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地址:廊坊市广阳道285号农林科技大厦     电话:0316-2189909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21151号-1     公安备案:冀公网安备 13100302000548号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