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型西瓜生产中,常常会遇到裂瓜的问题,一旦发生,果实失去商品性,影响经济效益。裂瓜已经成为限制西瓜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西瓜裂瓜多发生在果实迅速膨大期,主要是由于瓜皮生长速度跟不上瓜瓤的生长速度,导致瓜皮受力不均,出现裂瓜现象。常表现为横向或纵向不规则开裂,有的是从花蒂处开裂。生产上小果型西瓜品种比大西瓜品种裂瓜严重。因此,找出小型西瓜裂瓜的原因,科学管理,做好预防工作在生产中有着重要意义。小型西瓜常见裂瓜原因:
1.品种原因
小果型西瓜品种容易裂瓜,有些品种皮薄、质脆,本身耐裂性差,生长过程中很容易发生裂瓜现象。
2.温度原因
西瓜是喜温作物,每个生长阶段所需温度各不相同,小型西瓜坐果后,一般白天温度控制在28~35℃,夜间温度保持在15~20℃。白天长时间棚温过高,会使西瓜生长过快,当晚上棚温降低后,瓜皮生长速度减慢,很容易发生裂瓜。此外,果实发育初期如遇长时间的低温、寡照,幼瓜生长发育缓慢,果皮容易发生木栓化,待晴天温度升高后,果实生长发育恢复正常,当瓜瓤生长速度超过瓜皮的承受能力时就会发生裂瓜。
3.水肥原因
小型西瓜进入坐果期要控水控肥,促进西瓜由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保证正常的花芽分化,这也是西瓜不裂瓜的前提。膨瓜期需要充足的水肥供应。一旦管理不科学,操作不当,就会造成裂瓜。如果前期控水过度,膨瓜期给水过急过大,容易出现裂瓜。此外,施肥比例不均衡也是造成裂瓜的重要原因。土壤中有机肥不足,氮肥施用过量,尤其是膨瓜期偏施氮肥,会使瓜皮韧性变小,易发生裂瓜。
4.激素原因
坐瓜灵使用不规范造成裂瓜。坐瓜灵作为一种植物激素,在小型西瓜生产过程中,能够大大提高坐瓜率。当使用时期和浓度掌握不当,就会造成裂瓜。有些瓜农在西瓜膨大后期施用,造成西瓜内部和外部细胞分裂不同步,发生裂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