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链球菌疾病的防控与治疗 -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欢迎访问廊坊市农林科学院官网!
当前位置:
  • 首页
  • 农时技术
  • 猪场链球菌疾病的防控与治疗

    赵金福 317 阅读 2022-09-19 发布时间

    引述:随着夏季的即将到来,温湿度逐步升高,也正是细菌滋生高发季节,猪场的环境也是适合细菌增生的环境,导致发病个体也逐渐增加。尤其是链球菌引起的疾病。最近一段时间一些猪场的仔猪、保育猪、链球菌逐渐增加。甚至育肥猪、母猪也时有发生。

    症状:20日龄的哺乳仔猪、20~60斤的保育猪相当多,精神沉郁,体温略高,关节肿大,有的出现神经症状,有的猪只死亡特别快,没有任何变化突然死亡,身体苍白或耳部发绀、气体充满腹腔等症状。通过剖检初步诊断是链球菌所致。

    链球菌种类

    急性败血型:突然倒地,死亡率极高,身体耳部、腹部出现发绀症状,有的没有任何症状,只有通过剖检,腹腔出现纤维性组织,肠道出血或发黑,肠系淋巴结淤血肿大,心脏内外膜有明显的出血现象。大的猪只甚至100多斤的也有零星散发出现。


    关节型链球菌:表现一肢或几肢关节肿胀,疼痛,有跛行,甚至不能起立。这样的病症一般是比较好治疗的,死亡率不高,一般的药物使用1~3天基本能够好转,但关节恢复减慢容易形成僵猪。一般不需剖检,是比较容易确诊的。

    脑炎型链球菌:多肢游泳状等,有的后期出现呼吸道症状,死亡率很高。不易与水肿病分辨。见于70~90日龄的小猪,病初体温40℃~42.5℃,有的猪只也没有高热症状。食欲废决,继而出现神经症状,如磨牙、转圈、前肢爬行、四肢呈游泳症状。

    感染途径:皮肤损伤、蹄底磨损、去势、剪牙、脐带感染较多,也可通过接触性感染或易损伤的黏膜感染。

    治疗与预防:

    1、出生仔猪黏膜、皮肤娇嫩,保温箱内可加柔软的防护垫,剪牙、断尾做好消毒等工作。

    2、出生3、7、21天肌注抗生素做好保健。

    3、断奶仔猪和保育猪尽量做好应激咬伤和蹄部、皮肤、黏膜的损伤。

    4、外购仔猪、断奶仔猪、保育猪在转群的同时,做好保健。个别不食的猪只治疗可根据病情肌注头孢。


    个人建议:

     1、猪场卫生和定期消毒常,做好三密一通,做好保温措施。减少热应激,提高猪的抗体水平,做好季节性保健。

    2、做好猪群保健,减少继发感染,建议出现一头这样死亡的猪,全群进行防控。

    主办单位: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地址:廊坊市广阳道285号农林科技大厦     电话:0316-2189909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21151号-1     公安备案:冀公网安备 13100302000548号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