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瓜生产环境及各生育期营养需求 -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欢迎访问廊坊市农林科学院官网!
当前位置:
  • 首页
  • 农时技术
  • 甜瓜生产环境及各生育期营养需求

    刘君 1294 阅读 2022-09-19 发布时间

    一、甜瓜的生育周期

    甜瓜一般分为四个时期即:发芽期、幼苗期、伸蔓期、结果期。发芽期:萌动—露真,710天;幼苗期:露真—団棵,2530天;伸蔓期: —留瓜节结实花开放,2025天;结果期:留瓜节结实花开放—成熟

    二、生产环境

    1.甜瓜各生育阶段对温度的要求

     

    生育阶段

    日温/夜温

    种子萌发适宜温度

    30-35

    幼苗生长适宜温度

    25-30/18-20

    茎叶生长的适宜温度

    25-30/16-18

    开花期最适宜温度

    25

    果实发育期间适宜温度

    28-30/15-18

    适宜地温

    22-25

    厚皮甜瓜较薄皮甜瓜的耐热性强,薄皮甜瓜较厚皮甜瓜耐寒性强。

    2. 甜瓜各生育阶段对光照的要求

    厚皮甜瓜生育期内要求充足的光照,光饱和点为5560 lkx,光补偿点为4lkx。植株正常生长通常要求10-12 h以上的日照时数。

    厚皮甜瓜对光照要求严格,薄皮甜瓜光照的适宜范围较广。

    3. 甜瓜各生育阶段对水分的要求

    厚皮甜瓜耐旱不耐涝,需水量较大。要求空气干燥,适宜RH值为50-60%;开花坐果期要求RH值80%左右。厚皮甜瓜对湿度要求严格,薄皮甜瓜耐湿性较强。

    4. 甜瓜对土壤的营养要求

    甜瓜对土壤的适应性强,能耐轻度盐碱。土壤的PH值在7-8之间能正常生长发育,但以土层深厚,疏松透气的砂壤土为最好。  每生产1000kg产品需要氮2.5-3.5 kg,磷1.3-1.7 kg,钾4.4-6.8 kg,喜磷钾肥,对钙镁硼的需求量也比较大。


    三、甜瓜各生育阶段对肥料的需求

    施足基肥,重施膨瓜肥,巧施叶面肥。亩施有机肥3000-4000kg,硫酸钾复合肥25-30 kg(15-15-15),硫酸镁5-10kg。苗期—伸蔓期,人工授粉前吸收营养呈渐增趋势,施氮肥为主,5kg/亩pk肥与Ca、Mg、P肥。开花授粉—果实长到鸡蛋大时进入膨大期---进入需肥高峰期,重施膨瓜肥。硫酸钾复合肥10-15kg/亩,隔5天施第二次5-10kg硫酸钾复合肥。结果期吸收量最大-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大量和中量元素配比要合理。

    四、甜瓜壮苗标准的判断

    壮苗标准厚皮甜瓜的壮苗标准因育成时期、种类、品种 而不同。一般说来,健壮苗的长势应是,真叶叶片向斜上方伸展, 节间较短,叶色绿,展开叶片2〜4片。从育苗鉢内取出后,可看到 伸展而未缠绕的漂亮白根,地上部叶片分布均短,叶腋基部可看到 侧枝萌发。


    五、甜瓜各生育阶段的判断

    ---缓苗期

    一般定植5〜6天后,心叶则开始生长,说明已缓苗。但有时定植一周后,幼苗在中午仍然打蔫以至长期处于生长停滞状态,发生僵苗或死苗,这是因为地温低、定植操作粗放或地下害虫危害所致。应针对具体情况采取措施补救。

    ---开花期、坐瓜期

    甜瓜植株的生长发育正常与否,在此期看花的形态即知。如果雌花的花瓣充分开放,子房肥大、丰满,色泽绿,柱头先端发达突出,则证明前期生育正常,这样的雌花坐瓜率髙,易长成正常的果实;如果雌花发育缓慢,隐藏在雄蕊的包围之中,花瓣不能充分开放,子房纤弱,颜色发黄,则说明前期发育不正常。

    ----果实膨大期

    果实迅速膨大到停止膨大为止的一段时期。此期长短与品种有关。早熟品种13-15天。这时植株生长量达到最大,植株的生长以果实为主。此期是果实生长最快的时期,每天增重50-150g,果肉细胞迅速膨大,营养物质源源不断地向果实运输,是决定果实产量的关键时期。

    ----成熟期

    果实停止膨大进入成熟期。这时根、茎、叶的生长趋于停止,果实的体积停止增长,但果实重量仍有增加。这一时期果实除继续累积营养物质外,最主要的特征是内部贮藏物质的转化,糖分中特别是蔗糖的含量大幅度增加。

    薄皮甜瓜约经20-35天,厚皮甜瓜约经30-50天(甚至60天)才能成熟。未熟采收会降低含糖量和风味。

    主办单位: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地址:廊坊市广阳道285号农林科技大厦     电话:0316-2189909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21151号-1     公安备案:冀公网安备 13100302000548号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