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玉米是玉米属的一个亚种,近年来,因为其独特的特征特性和理化性质,在食品和工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利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受到城乡居民的喜爱。
糯玉米是玉米属的一个亚种,近年来,因为其独特的特征特性和理化性质,在食品和工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利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受到城乡居民的喜爱。
1、糯玉米:糯玉米是糯质型玉米(或蜡质玉米)的简称,其籽粒中有较粗的蜡质状胚乳,其化学性状和物理性状受单个隐性基因控制,此基因位于第9染色体。
现有研究认为,糯玉米起源于我国大西南丘陵地区,最早糯玉米形成于西双版纳等热带、亚热带地区,是玉米在大约十六世纪初传入我国后,在大西南长期栽培种植过程中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因为种种原因,发生基因变异,并经过长期人工选择培育而形成的。
糯玉米营养丰富,其淀粉类型为支链淀粉,蛋白质含量较普通玉米高3%-6%,赖氨酸、色氨酸含量都比较高,糯玉米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富含维生素A和维生素B以及维生素C,具有重要营养价值,并且容易被人体吸收,因此受到人们的欢迎。糯玉米淀粉几乎全部是支链淀粉,这种淀粉的分子量小具有较高的粘滞性和适口性。支链淀粉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使其在纸张、纺织、粘着剂工业和一系列食品工业中具有特殊用途。如在各种食品中支链淀粉可以改进食品质地、均匀性和稳定性。
目前,全国鲜食玉米种植面积约2200万亩,其中糯玉米1200万亩,糯玉米成为最受欢迎的鲜食品种之一。
2. 栽培技术要点:
2.1. 选好地块,深耕细作.土地不仅是作物根系活动的场所,又是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的储存库,它给作物提供合成有机物质所必须的水分、养分等物质条件。良好的土壤是糯玉米生长的基础和支撑,疏松深厚的土壤能使糯玉米根须发育良好,进而培养健康、庞大的根系。强大的根系不但能吸收糯玉米生长所需要的各种营养成分和水分,支持植株正常生长,而且还能为糯玉米植株提供强大的支撑功能,使植株具有抗御自然风吹打的能力,防止植株倒伏。所以,必须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质地疏松、通透性好、有机质含量丰富,保肥保水能力好的地块。播种前,将土地深耕深翻,一般要求耕深不能低于25cm,活化深层土壤,使耕种层向下扩大。耕后要耙平,土块细碎,不留坷垃,整地的目标是:上虚下实,层面平整,播种层深厚,地里无残留根茎以及其他硬物。
2.2. 施足基肥,抓好追肥,糯玉米植株高大,茎叶丰富,根系发达,生长发育需要大量的养分,所需主要营养元素是氮磷钾。
首先要施足基肥。基肥又称底肥,播种前施入,是供应糯玉米全生育期养分需要
的基础肥料。播种前,结合结合整地进行,先把肥料撒施于地表,随着土壤耕翻翻入地下。如果肥料量不足,可以在播种时,作为种肥施入。基肥应以有机肥为主,如果有腐熟的农家肥最好,一般施用1500kg/hm2,同时配合施用一定量的复合肥,一般为纯氮120-180kg/hm2、纯磷45-52.5kg/hm2、纯钾 60-120kg /hm2。
糯玉米是需肥较多的作物,基肥不能完全满足植株生长发育需要,所以在穗期和花粒肥两个关键时期,应该及时追施肥料,追肥以速效肥(化肥)为主,结合浇水,追施肥料,可以每次追施尿素75-150kg/hm2。
2.3. 足墒播种,合理浇水。玉米是用水比较经济的作物之一,但几个关键时期,必须保证足够的水分。糯玉米苗期土壤水分为田间持水量的50——60%时可不灌水,拔节后土壤水分应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70%,一般可到小喇叭口期依天气情况确定浇水与否。
2.4. 精挑细选,种子处理,种子要选择成熟度好、颗粒饱满、生活力强的种子。为提高种子的发芽率,要对种子进行晒种,选择阳光充足的天气,把种子摊开,晾晒2-3天,并要定时进行翻动。播种前,进行包衣剂包种,种子包衣挤还有杀虫剂、微肥等,既能防治种子出苗期及苗期地下害虫危害,还能供应苗期植株生长所需的营养成分。如果,没有包衣剂可以选用杀虫剂拌种。
2.5. 隔离种植,保证纯度.糯玉米的特征特性是受隐形基因控制的,如果与其他玉米混种容易串粉,使其独特的淀粉特性丧失,失去糯玉米的优点,所以,种植时必须与其他品种玉米隔离开来,保证品种特性。隔离方式可以采取空间隔离和时间隔离,空间隔离一般要求糯玉米种植地块与其他玉米地块相距300-400m,时间隔离要求糯玉米播种时间与他玉米品种播种时间相差20-30天左右。
2.6. 合理密植,提高产出.糯玉米以食用鲜穗为主,要求穗大、整齐、籽粒饱满。要想提高鲜穗产出量,就要有尽量多的基本苗,就得合理密植,所谓合理密植就是解决单位面积上的穗数问题,兼顾群体与个体的生殖生长。糯玉米玉米的适宜种植密度,会受品种、土壤肥力、气候条件、土地状况及管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兼顾方方面面的条件,建议糯玉米种植留苗密度为45000--60000株/hm2。
2.7. 及时采收,保障新鲜.糯玉米以采收鲜穗,使用玉米粒为主,如果采收过早,灌浆不好,成熟度不够,干物质积累少,容重不足,产量低,而且营养成分和口感都不好;如果采收过晚,玉米籽粒硬实,失去了鲜食玉米的风味和品质。所以,必须严格掌握鲜穗采收时间,一般以授粉后的第20——25天为宜,同时,结合田间对鲜穗的观察,观察籽粒色泽、饱满度、指甲戳后,流出乳状物质,确定合理采收时间。一般采收时以早晨为好,采收后及时上市或者入库,否则,水分流失过多,含糖量下降,也会影响鲜穗口感与品质。采收前20天停止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