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椒,是我国城乡居民喜欢食用的主要蔬菜,含有较为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D等营养物质。因此,适量食用菜椒利于人们身体健康。
菜椒适应性较强,露地、居室、大棚和温室均可栽种,种植得法即可产生丰厚的收益,又能美化环境。
种好菜椒,应注意以下关键点:
1.适期栽培。菜椒喜温、怕冷、不耐热,我国各地都有栽培。京津冀地区,露地通常在4月底~10月上旬栽种,普通棚室在3月~11月栽培,保温防寒性能好的棚室冬季也可种植,居家厅堂栽培一般在4月~11月进行。
2.培肥土壤。菜椒对土壤要求较为严格,粘重的地块上不宜种植,适合在土层深厚、土质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质壤土栽培,尽量避免重茬。菜椒生长期较长,需要氮肥、钾肥、磷肥较多,应施足底肥,一般按照每株0.5公斤左右的比例施用腐熟农家肥或生物有机肥做底肥,每亩还要同时底施优质氮磷钾复合肥20公斤~30公斤,将有机肥和化肥分别均匀地撒在地表,随即耕翻2~3遍,耕深25厘米左右,使肥料与土壤均匀混合。
3.培植根系。辣椒是浅根蔬菜,主根不发达,须根相对较多,再生能力较强。生产上提倡适期移栽健壮秧苗、尽量少伤根,过早栽植通常因地温低不利根系发展,过晚栽植往往因地温高影响根系生长并诱发病毒病发生;栽植时,通常毎穴2~3株,门椒坐稳前一般不进行整枝去老叶工作,以促进根系和株丛快速生长;中耕、除草时,要浅、要轻,避免伤根。力争早封垄、封行。
4.加强肥水。定植后应立即浇水,之后到门椒坐稳前要防止土壤过干、保持土壤潮湿,缺水时及时浇小水。在2/3以上植株的门椒坐稳时,结合浇水进行第一次追肥,每亩追尿酸10公斤+高钾氮磷钾复合肥5公斤;门椒采收时和之后应该进一步重视追肥,一般每次每亩追施尿素10公斤+高钾氮磷钾复合肥15公斤,每半月追一次肥料,每7~8天浇水一次。结果盛期,为补充根系吸肥的不足,可结合病虫害防治,喷施0.3%的磷酸二氢钾,每7天~10天喷一次,连续喷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