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条件及规律:病毒借昆虫传播,主要传毒昆虫为灰飞虱,属持久性传毒。我国北方,粗缩病毒在冬小麦及其它杂草寄主越冬。也可在传毒昆虫体内越冬。第二年玉米出土后,借传毒昆虫将病毒传染到玉米苗或高梁、谷子、杂草上,辗转传播为害。玉米5叶期以前易感病,10叶期以后抗性增强,即便受侵染发病也轻。玉米出苗至5叶期如果与传毒昆虫迁飞高峰相遇,发病严重,所以玉米播期和发病轻重关系密切,如河北省5月中旬播种的玉米,苗期正遇上第一代,灰飞虱成虫盛期,发病严重。田间管理粗放,杂草多,灰飞虱多,发病重。
防治方法及补救措施:①种植抗耐病品种。②调整播期,避免种植麦套玉米和晚春播玉米,避开灰飞虱迁飞高峰。黄淮海夏播区一般年份6月15日后播种发病率低。③用锐胜包衣或吡虫啉拌种。④玉米出苗后及时喷撒吡虫啉、吡蚜酮、啶虫脒等杀虫剂,最好加入盐酸吗啉胍、三氮唑等病毒钝化剂或诱抗剂。⑤及时清除田间地头杂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