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黑粉病及防治措施 -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欢迎访问廊坊市农林科学院官网!
当前位置:
  • 首页
  • 农时技术
  • 玉米黑粉病及防治措施

    王继良 278 阅读 2022-08-08 发布时间

    症状:在玉米植株的任何地上部位都可产生形状各异、大小不一的瘤状物,主要着生在茎杆和雌穗上,黑粉瘤着生在茎杆和雌穗上对产量影响最大。典型的瘤状物组织初为绿色或白色,肉质多汁,后逐渐变灰黑色,有时带紫红色,外表的薄膜破裂后,散出大量的黑色粉末(病菌冬孢子)。

    发生条件及规律:在玉米生育期的各个阶段均可直接或通过伤口侵入。病菌以冬孢子在土壤中及病残体上越冬,翌年冬孢子或冬孢子萌发后形成的担孢子和次生但孢子随风雨、昆虫、农事操作等多种途径传播到玉米上,一个生长季节可有多次再侵染。温度在26~34,虫害严重时有利于该病害流行。

    防治方法及补救措施:①目前没有有效的药剂可以防治该病,种衣剂防治效果不明显,因此种植抗病品种是最好的防治方法。②及时防治虫害,减少伤口。③及时清除病瘤,带出田间销毁。重病地深翻土壤或实行2年以上轮作。

     

    主办单位: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地址:廊坊市广阳道285号农林科技大厦     电话:0316-2189909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21151号-1     公安备案:冀公网安备 13100302000548号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