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花生的生长后期,是指初见饱果到收获期这段时间。此期花生的生长特点是,营养生长逐渐衰退,而生殖发育主导生育进程,果实逐渐充实而饱满。此期,果实增重占到总果重的70%以上。根据花生此期特点,管理目标是:保叶片、防早衰、增饱果,防烂果。
1.遇旱浇水,及时排涝
在饱果成熟期植株耗水量减少,一般占全生育期总耗水量的22.4%~32.7%,适宜的土壤水分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50%~60%,此期耗水量虽然比较少,但是,如果遇到秋季少雨长期干旱,则会引起植株顶部叶片脱落,茎枝枯衰,从而降低饱果率,导致严重减产。因此,当土壤水分低于田间最大持水量的40%时,就要立即浇水。9月上旬因严重干旱浇一遍水的花生,比不浇的增产20%以上,浇水方法,以小水快速沟灌或喷灌为宜,切忌大水漫灌。花生生育后期,如秋雨过多,排水不良,土壤水分超过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就会影响土壤的通透性,引起根系腐烂,降低饱果率,严重时还能发生烂果。因此遇涝时抓紧疏通排水沟,做好田间排涝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增产措施。
2.注意人工除草防草害
杂草会伴随着花生生长并与之争夺土壤水分和营养供应,因此要及时除草工作,尤其是在花生花针期到饱果期,更应做好除杂草的准备工作。早期可配合中耕培土进行,后期花生苗因已封行,中耕较为困难。如果田间杂草较多时可安排人工拔草,以控制土壤中水肥散失,促进植株的健康生长,确保多开花、多结果、结饱果,有利提升最终产量和质量。
3.及时有效追肥
通常情况下,处于花针期的花生,需肥量都比前期大很多。到了结荚期,基本达到需肥高峰时期。此期,如果土壤肥料不足,会导致果实发育不良而影响干物质的积累,也是后期影响高产的关键因素。因此,在花针期应适时做好追肥工作。每亩可追施尿素8公斤、配施过磷酸钙15公斤,硫酸钾6公斤。后期结荚期、饱果期,都应根据实际需肥情况针对性根外喷肥。或者在结荚后期,尝试用磷酸二氢钾每次100克/亩;尿素每次500克/亩,上述兑水每次50公斤。经充分稀释后,1次喷雾,对防早衰效果要好很多。
4.注意防锈病和叶锈病
花生在生长中后期,会频繁遇到暴风雨天,容易诱发锈病和叶锈病。为此,遇到这样的日子,应提前做好药剂预防和治疗工作。在暴风雨过后,可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100~120克/亩,或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克/亩。上述药剂兑水每次用50公斤喷施,间隔1周后再喷施1次,连续喷施2次,就会有不错的用药效果。但是,注意在收获前30天,应禁止用药,避免发生农药残留,影响果实质量,保证农产品食用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