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极端天气发生较多,特别对农业生产造成影响比较严重。伴随大豆生育期内出现的台风、强降雨、干旱、冰雹等气象灾害,直接影响了大豆的后期产量,因此我们要引起高度重视。对于极端天气的出现,我们应做到因地制宜,及时科学管理,以减少经济损失。
一、涝害减灾技术
今年入汛以来,强降雨频繁发生,此时正值夏播大豆出苗和三出复叶展开期,植株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大豆田淹水对豆苗生长造成影响,不利于根系呼吸或地上部叶片光合减弱,对后期产量造成影响,我们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
(一)清淤排水
大雨过后,当田间出现积水时,我们要第一时间清理豆田的积水,清理周围的渠沟等排水通道,使积水尽快排出田间。如有低洼地块积水排出不畅快,可使用抽水泵,尽快消除田间的涝渍。
(二)散墒保苗
雨势急,大雨拍打在地面上,雨水冲刷形成地表径流,造成土壤表层结皮。晴天后,要及时划锄土壤结皮层,以提高土壤的通性,有利于根的下扎。中耕培土的高度一般在10cm左右,以增强豆苗的防涝、抗倒性。
(三)合理追肥
结合中耕亩追施尿素10kg,在大豆结荚鼓粒中后期喷施含有氮素1%浓度的叶面肥,也可喷施1%-2%的尿素,促进大豆后期的鼓粒和生长。
(四)防治病害
发生涝害的大豆田间,也容易发生病害。常见的病害如大豆根腐病和锈病,及时发现及时防治。一般在发病初期喷施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防治根腐病。
大豆锈病科喷施15%粉锈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加以防治。
二、倒伏减灾技术
短时强降雨同时会伴有大风出现,大豆田间容易出现倒伏。根据生长时期和倒伏状况,选择不同的方法。例如在大豆初花时期,遇到大风倒伏,可以先不进行处理,通过植株自身的调节,不会对后期产量造成影响。
大豆花荚期出现倒伏,倒伏严重,如有些植株即将贴近地面了。将影响后期的产量和机械收获。此时,要根据情况,不要采取人为强行扶直,避免对植株造成二次伤害,折断植株茎杆。可进行人工培土扶起,或利用杆子等两行搭起,这样可调节田间通风透光性,避免落花、落荚严重,以减少产量的损失。
三、干旱减灾技术
环京津地区干旱也是常见的灾害之一,对于干旱的地块,处于不同的生育时期,大豆植株抗旱能力也有所不同。若苗期干旱,适宜的情况下可利于蹲苗,促进根系向下生长和缩短底部节间,提升后期抗倒伏能力。
花荚期是大豆一生需水最多的时期,也是最重要的时期。严重干旱会造成花荚脱落,此时一定注意根据情况及时灌水。
大豆生长后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期,田间干旱容易形成瘪荚、瘪粒。对产量造成影响,应及时浇水,有条件的可以浇水2-3次。
四、冰雹减灾技术
有冰雹发生的大豆田,对大豆叶片造成伤害,光合作用降低。冰雹严重时的可将植株砸伤。雹灾发生后,尽快追施复合肥,促使大豆生长发育。雹灾创伤处容易引起病害,隔一周左右喷施一次植物杀菌剂和叶面肥,一般喷2次左右,以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
五、绝产地块补救技术
对于因灾害造成绝产的地块,根据灾害发生时间采取不同的补救措施。苗期绝产地块,应及时抢种生育期较短的大豆品种或种植鲜食大豆、绿豆、速生蔬菜等。中后期绝产地块,要及早清除田间植株,种植萝卜、白菜、菠菜等,尽量减少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