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凌播种是在地表2~3cm土层日消夜冻时,即表层土壤已解冻,深层土壤未解冻,将种子播在1~1.5厘米解冻层,既最大限度地提早春季绿肥油菜播种期,又使土壤早墒得到充分利用。一般适宜顶凌播种时间在2月下旬~3月初土壤返浆前,顶凌期为5~10天,最多不超过15天。过早会因地表化冻深度不够而受风蚀;过晚到了土壤返浆期时,土壤泥泞,整地、播种均有很大困难;过迟还会因土壤墒情变差和春耕大忙,劳力紧张而挤掉播种良机,造成出苗不齐、生长不良,盛花期推迟,影响复播油菜播种的接茬生产。
顶凌播种绿肥油菜后,在表层地温达到发芽温度5~7℃时,油菜种子在较冷凉的条件下吸水膨胀、萌动发芽,随着气温的逐渐上升,种子的根系随着冻土层融化而不断向下延伸。发达的根系为春播绿肥油菜整个生育期打下扎实的基础,生长至盛花期约需要55~60天。早春2月下旬顶凌播种,到5月初即可翻压,随后接茬播种复播。5月初天气微凉,迎合了油菜喜凉的生长习性,确保复播绿肥油菜的出苗率和满足生长条件,为复播绿肥油菜顺利生产奠定良好条件。
顶凌播种好处:一是避开春水紧缺问题。无需灌水实现春播,是顶凌播种的突出优势;二是苗全苗壮。油菜种子能够很好地利用土壤化冻期的墒气,吸水、发芽、生根,赶在表层土壤变干前出苗,并且出苗整齐不断陇,出苗后能够依靠根系吸收土壤深处的水分正常生长,确保了苗全苗壮;三是抑制杂草。早播使油菜在果园杂草未萌发前处于优势地位,出苗后将不能被杂草欺负,相反的它可以压住杂草;四是可以调节农活。顶凌播种时,春耕尚未大忙,有充足的劳力和机械投入精细整地、播种;五是有利于早复播。早种确保了春播的苗齐苗壮,日生长量大,生物产量高,盛花期提前,确保5月初翻压。翻压后能够及早复播,躲过高温对复播油菜出苗及生长的影响,整体达到产量高,肥田效果好。
一、顶凌播种技术要求
1、冬前深耕、细平
秋翻地可以减少虫害,促使土壤风化,又能保持土壤水分。秋翻地要早、要深,深耕后土块间隙大,容易跑墒,必须及时耙盖收墒,破碎土块,切断毛细管,整平地面,达到上虚下实,减少水分蒸发。顶凌播种的基本要求是地块平整,最好是冬前将待播地秋翻耙平。在没有来得及秋翻的情况下,当早春地表解冻2~3厘米时及时耙耱后播种,播种后及时进行镇压保墒。
2、冬前灌好底墒水
冬灌的时间节点为:土壤夜冻昼消,即晚上气温降至0℃以下使土壤上冻,但是白天气温回升后土壤可解冻,此时冬灌最好。如果冬灌时间过早,气温还比较高,地面蒸发量大,不利于蓄水保墒;如果冬灌时间过晚则气温过低,土壤已经冻结,水分渗不下去。冬灌时灌水量一定要充足,以灌水后当天水分全部渗入地下根系分布层为好。冬灌不仅为耕作层在年前就积蓄好足够的水分,以便及时春播,而且通过冬季一冻一化可使表土疏松,便于播前精细整地,有利于出全苗、争壮苗。未进行冬灌墒情较好地块,采取顶凌播种要适当加大播量,播后若出现缺墒状况,油菜出苗难,要立即浇蒙头水,力保油菜正常出苗。
3、品种选择
油菜是十字花科植物,根据形态和特性,可分为白菜型油菜、芥菜型油菜、甘蓝型油菜三大品种。一是白菜型油菜:植株矮小,幼苗生长较快,须根多;基叶椭圆、卵圆或长卵形,叶上举,有多刺毛或少刺毛,被有蜡粉或不被蜡粉,苞茎而生;分枝少或中等,花大小不齐;种子有褐色、黄色或五花色,大小不一,千粒重2~3克,有些品种可达4~5克;生育期短,成熟较早,耐瘠薄,抗病力弱。二是芥菜型油菜:植株高大,株型松散,分枝纤细,分枝部位高,分枝多,主根发达;叶缘一般成琴状,并有明显的锯齿;花瓣较小,不重叠,四瓣分离;种子有辣味,呈黄、红、褐色或黑色,千粒重2克左右;生育期较长,但抗旱、耐瘠性较强。三是甘蓝型油菜:植株高大或中等,根系发达,茎叶椭圆,不具琴状缺刻,薹茎叶半抱茎着生;叶色似甘蓝,呈蓝绿色,多被蜡粉;花瓣大,黄色,开花时重叠;种子黑或黑褐色,种皮表面网纹浅,粒大饱满,千粒重3~4克,高的达5克以上;抗霜霉病力强,耐寒、耐湿、耐肥。
绿肥油菜种植以提高鲜草产量、培肥地力为目的,因此在品种选择上,应选择生长势强、株型大、叶片宽、产草量高的油菜品种,种子质量要求纯度为95%,净度为97%,发芽率不低于90%,水分小于10%。针对以上分析的不同品种的油菜特性,在墒情适中,灌溉有保障,土壤肥力中等以上地块可选用甘蓝型油菜;在墒情适中,灌溉有保障,土壤贫瘠的地块可选用白菜型油菜;在墒情不佳,灌溉无保障,土壤贫瘠的地块可选用芥菜型油菜。
4、播前准备
播前整地:油菜种子粒小、芽子软、顶土力弱,必须精细整地,为播种创造良好的土壤耕层结构,确保苗全苗齐。在秋翻整地基础上,开春地表刚化冻时,可利用轮式拖拉机再耙盖一、两遍,消除土壤板结。播前镇压一次,使地面平整细致,立即抢墒播种。
5、播种
播期:在早春地表解冻2~3cm时及时组织开展播种。有些土壤粘度较小的地方早晚地表结冻,可利用午时解冻的有利时机抓紧播种(以土壤不粘播种机械为宜)。廊坊地区顶凌播种的最佳时间在2月下旬。
播量:适宜的播量对建立合理群体结构、促进个体健壮发育、提高产草量非常重要。若亩播量过小,则密度小、产草量降低;若亩播量过大,虽然密度增大,但单株鲜重降低,产草量也不高。一般甘蓝型、芥菜型油菜植株高大,密度可适当小些;白菜型油菜植株较矮,生育期短,密度宜大;杂交种植株高大,生长旺盛,种植宜稀。推荐亩播种量为1.5~2公斤。
播种方法:机械条播或人工撒播。机械条播采取先耙后播,适宜行距18~20厘米;播种深度1厘米左右为宜,油菜种子小,顶土力弱,种子出苗前子叶要在土内弯动,种浅了很容易因墒情不好而失水坏苗或受风蚀,种深了很容易造成“窝子”,播种不宜过深,覆土一定要严;播种时做到合墒、播匀、浅盖、不漏籽;墒不足时,可沿播行镇压。人工撒播采取耙后均匀撒播再镇压的方法,浅耱覆土要浅而均匀,利于保全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