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栽插深度与地上留叶数量 -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欢迎访问廊坊市农林科学院官网!
当前位置:
  • 首页
  • 农时技术
  • 甘薯栽插深度与地上留叶数量

    张恭 358 阅读 2022-07-15 发布时间

    甘薯薯苗在垄上栽插的深度与甘薯发根、抗旱以至结薯有很大的关系。栽得深有利于抗旱,但是由于地温相对低又不利于发根和结薯等。而栽得浅则不利于抗旱,在薯苗根系发育尚不完全的情况下,根层的干旱则会导致薯苗死亡。应该根据品种特性、薯苗高矮和土壤肥力墒情等情况灵活掌握。

    一般情况下,栽培密度偏低,水肥条件又好的情况下,薯苗长,插入土节数多的发根多,结薯数也多;在栽插密度偏高,水肥条件差的情况下,薯苗短,插入土节数少,单株结薯数也少,但大薯率高。根据多年甘薯生产经验的总结,甘薯苗通常栽的深浅标准以45cm为宜,多数情况下这一深度是适合的。苗栽的深浅与入土的节数还与栽插方法有关,水平栽法和船底形栽法入土的节数多但不宜超过5cm。直栽、斜栽法入土节数少,适合矮苗。栽得深的,虽然相对上入土节数多,有利于发根缓苗,增加结薯数,有一定增产效果。但入土节数过多,苗过长也不相宜,往往因长苗基部的叶节生长处于劣势以至发根差,营养供应不足,使结薯少而小,空节增加反而减产。如果生产上采用的是1727cm长的薯苗,入土36节为宜。

    栽插薯苗入土节,不光要考虑数量更应考虑质量。每一株苗不同节位的质量有差别的。根据试验从顶叶(顶部完全展开的第一个叶时)至第三节的苗过嫩,节间和母叶未充分成长,根原基数目及木质部导管形成也少,栽插后发根较慢,发根也少,萌芽出叶明显延迟,特别是第一叶往往枯萎。第四至第十节间的苗质好,节间长度适中,母叶较大,叶青绿,节位周围根基数目多,茎内部维管束也多,栽后发根与成活都较快,以第四至第八节为最好。第十二至第十七节苗质过老,节上虽然也可以生出不定根,但由于叶柄过长,母叶容易脱落,生的根少,而细弱新生的腋芽短而少,形成的枝蔓瘦弱,第十八至第二十四节苗栽插后萌芽能力更差。

    由此可见,由于甘薯枝条或其剪取薯苗不同节位质量是有差别的,其中健壮节位的位置是多少,要受到育苗的方法、品种特性和苗长短的影响。但所有的情况都表明第四节和第五节前后的叶节,表现发根能力为最好。因此在栽插时应尽量争取第四至第五节前后的节位进入结薯的土层,就可以使薯苗及早发根结薯。

    甘薯叶是光合作用制造营养的器官,并具有吸收、蒸腾、营养的功能。栽入深,地上部露叶少,埋叶多,能减少蒸腾失水的表面积,增加吸收水分的表面积,在干旱时容易成活,是保苗的主要手段。但露出叶过少,又会影响初期光合的叶面积,推迟发根与结薯。在湿润的条件下,栽时地上多留叶有利于早发苗。因此应该根据气候、土壤情况、浇水条件和苗的质量,灵活掌握露叶和埋叶的数量。即在保证薯苗成活和母叶不枯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地多露母叶,把留叶和埋叶做到合理平衡。

    根据资料,采用留3叶(使顶部3张展开叶露出地面,其余埋入土内)与全部叶片外露相比,则明显的表现出完整株率高,母叶无干枯,地下发根多及分枝发生多,因而生长势强的优势。

    3叶的栽插不但比叶全露或只留顶叶的栽法缓苗早。应该强调指出留3叶栽插时薯苗的其他母叶不可剪去,而是埋入地下土中,同时还要避免母叶包裹地下茎的现象,母叶包在地下茎上,影响地下茎与土壤的接触,使之不易扎根。

    主办单位: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地址:廊坊市广阳道285号农林科技大厦     电话:0316-2189909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21151号-1     公安备案:冀公网安备 13100302000548号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