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小麦种植技术 -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欢迎访问廊坊市农林科学院官网!
当前位置:
  • 首页
  • 农时技术
  • 春小麦种植技术

    1733 阅读 2022-07-15 发布时间

    去年廊坊市秋季雨水大,许多农户因积水或倒茬晚而延误了小麦种植。不少农民朋友选择了播种春小麦,但适合本地区的审定品种很少,这给种植春小麦的农户带来了很大的困扰,生产上也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有必要向农民朋友介绍一下春小麦种植管理技术。

    一、了解品种的春化、光照阶段特点,选择合适的品种

    小麦的种子在土壤里萌动以后,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低温条件,才能起身拔节发育形成结实器官,这段时间叫做小麦的春化阶段。春性品种通过春化阶段的温度较高,一般是在7℃~15℃,5~8天就能通过春化。小麦完成春化阶段后,还要有一定时间的适合的长日照条件,才能正常抽穗,品种不对路有可能出现极晚熟或提前抽穗的现象,影响正常成熟、产量和品质。因此,可根据本地条件选择适宜相应光、温条件的审定品种,在没有适宜的春性品种的情况下,也可就近选择同类型生态区的审定品种或选用半冬性品种为宜,不宜选择纬度相差很大的地区的品种,以免造成损失。

    二、解决春化问题为了使小麦尽快通过春化,及时成熟,可采用下列方法

    1.早播种。春节前后,遇到气温较高的时段,当地表化冻6厘米深左右时,即可抓住时机播种。

    2.在播种前将萌动种子在0~5℃低温下处理10~25天,然后播种。冷处理时注意种子通风透气,不宜用塑料布等不透气的东西裹的太紧。

    三、认识春小麦的生育特点

    1.生育期短,春小麦从播种到收获约90多天。

    2.营养生长期短,春小麦春播气温由低到高,日照由短到长,通过春化阶段很快就进入光照阶段,从出苗到单棱期约20天。

    3.分蘖期短,从出苗到拔节经历的时间很短,分蘖少,分蘖成穗率非常低。

    4.根系浅而弱,后期易因脱肥、缺水而早衰。

    5.穗分化早,一般4叶即进入二棱期,5叶小花分化。

    四、春小麦栽培技术要点

    1.条施肥,肥托种。在播种前,把肥条施在地下9厘米深处,然后把种子播到3~4厘米深处。

    2.施足底肥。若冬前作准备,每亩施有机肥2000公斤、磷铵15公斤、尿素15公斤,均匀撒到地里,立即进行耕翻,做到“胎里富”,耕深达到20~25厘米。冬前未做准备,每亩施标准氮肥30~50公斤(因地力不同适当增减)、标准磷肥30~50公斤,钾肥及微肥适量。

    3.适时早播,缩小行距。春小麦播种越早越好,小麦在春化阶段抗冻能力较好,一般不会出现冻害。春小麦分蘖少,个体较小,采取密植更能获得高产。一般行距17厘米左右为宜,或大小行,大行20厘米,小行13~15厘米。播种量依据种子千粒重、发芽率及亩穗数而定,一般亩穗数35~40万穗左右为宜,这样播种量20~25公斤左右为宜,地力差或墒情差可适当增加播量。

    4.早管理。春小麦3叶期胚乳养分用尽,又值穗分化和分蘖期,需要大量的养分。春季雨水少,麦苗覆盖不了地面,地面裸露大,跑墒快。因此,春小麦管理要早追肥、早灌水,促进早分蘖。二叶一心灌头水,地力差的结合浇水追施碳铵35~40公斤,或尿素15公斤,地力好的施肥推迟到起身拔节期。原则上,头水后二水要紧跟,间隔10~15天。二水后,三水要缓,一般在第二节间定型、无效分蘖死亡后再灌三水。

    5.浇好灌浆水。灌浆期注意雨天、大风天不浇水,防止小麦倒伏。

    6.注意病虫害防治。由于春小麦茎叶较冬麦嫩,更容易遭受病虫害侵袭。因此,春小麦比冬小麦更要加强病虫害防治。

    主办单位: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地址:廊坊市广阳道285号农林科技大厦     电话:0316-2189909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21151号-1     公安备案:冀公网安备 13100302000548号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