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灌浆期管理技术 -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欢迎访问廊坊市农林科学院官网!
当前位置:
  • 首页
  • 农时技术
  • 小麦灌浆期管理技术

    384 阅读 2022-07-15 发布时间

    灌浆期是决定千粒重的关键时期,直接影响着小麦产量的高低,所以一定要做好灌浆期管理,保证小麦稳产高产。主要做好以下两点。

    一、补施氮肥,浇好灌浆水

    根据土壤墒情,适时浇好灌浆水。小麦扬花期过后1015天,要追施氮肥,结合浇水,亩施尿素3-5公斤。7天之后可以再追肥一次,这个时期补施氮肥,使小麦在灌浆期不早衰,生长旺势能提高灌浆速度,延长灌浆时间,增加了千粒重,从而使产量显着提高。同时,补施氮肥能增强小麦对不利气候的抗性。浇灌浆水时,密切注意天气预报,风雨来临前严禁浇水,以免发生倒伏。

    二、综合防治病虫害

    小麦在灌浆前期,这个时期气温开始升高、湿度加大,是病虫害的高发期,要做好病虫害的防治。

    1.以白粉病、锈病为主的病害防治

    在灌浆期,温度比较高,也是病害尤为活跃的时期,特别是白粉病、锈病。小麦白粉病,也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以危害小麦的叶片为主。感染白粉病的小麦,无法再进行光合作用,而且,小麦的抗旱性减弱,容易早衰、倒伏、致使麦粒秕瘦,产量降低。

    病害常用药剂有三唑酮、烯唑醇、腈菌唑、丙环唑、嘧菌酯、丙硫菌唑、氟环唑、戊唑醇、咪鲜胺、醚菌酯、烯肟菌胺等;病害严重田块,应隔7-10天再喷1次。

    2.以小麦蚜虫为主的虫害防治

    麦蚜虫怕高温,在小麦灌浆期,由于温度比较高,麦蚜虫会爬到穗上躲避强光,这个时期,麦蚜虫会大量吸食小麦的汁液,常使千粒重下降,影响产量,一般可减产20-30%,严重者可达50%左右。应在百株有蚜虫500~800头时进行药剂防治。可选用吡蚜酮、啶虫脒、吡虫啉、抗蚜威、苦参碱、耳霉菌等药剂喷雾防治。喷药应在早晨和傍晚进行。

    主办单位: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地址:廊坊市广阳道285号农林科技大厦     电话:0316-2189909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21151号-1     公安备案:冀公网安备 13100302000548号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