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以早熟、风味独特、色泽鲜艳、营养丰富的特点,在初夏的果品市场上深受欢迎。但是,杏开花期在我国北方经常受晚霜危害,俗有“十年九不收”的说法,为解决晚霜危害,提高栽植杏树效益,现将温室杏树早熟关键技术总结如下。
1.品种选择
针对棚室栽培中最为常用的金太阳、红丰、新世纪、凯特等几个杏品种,凯特、金太阳杏是美国的优良品种,山东省果树研究所于1991年引入国内。这两个几个品种品质好,植株生长发育健壮,适应性强,病虫害少,容易成花,完全花比例高,自然座果率高,丰产性强,为目前设施栽培的首选良种。
2.苗木选择与栽植
2.1苗木选择
在日光温室内栽培杏树最好栽植经过一年露地抚育的苗木,于秋季落叶后移入温室,经过第二年一个生长季的栽培抚育,第三年5月即可丰收。幼苗在露地集中抚育1年,将根系发达的 1年生小树移栽到日光温室中,如果按照传统的方法直接定植小苗, 往往因苗木质量不一,植株生长发育参差不齐,难以达到丰产园要求。
2.1苗木栽植
传统的栽植方式也是平地挖坑常规定植。这种方式植株长势旺,在雨季还会由于土壤积水,造成根系窒息,轻者导致植株生长发育不良、早期落叶,重者甚至引起死树。另外,杏树为高大乔木,露地可以长到10~20m高,若不进行限根,任其生长,日光温室的小小空间是远远不能满足其需要的。而且,植株生长过旺,势必造成花芽分化不良,结果晚,产量低。为此,应采取了不同于传统方法的栽培形式,即断根起垄栽植方法。在距离种植行两侧50cm处,向下开挖20cm深,取土培高种植行表面,形成高30cm高垄,剩余行间土整理成土垄。采取这种栽培方式,可以为植株创造一个较小的但综合理化性状优良的根系环境,既起到限根效果,又能保证植株健壮生长发育,良好分化花芽。
3 .温湿度管理
3.1休眠期温湿度控制
温室于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扣棚,通过白天降下保温被、晚上升起的方法,创造0~7℃的低温环境,满足杏树的需冷量,使其顺利通过自然休眠。
至12月下旬就能满足金太阳、凯特需冷量的要求,可以通过夜间棚上盖帘,白天揭帘调节温室内温度升温。具体指标是:在杏萌芽前, 白天10~15℃, 夜间5℃,相对湿度 80% 左右。如果温度过高,造成萌芽开花进程加快,败育花比例增加,座果率降低。
3.2花期与果期温湿度控制
花期白天15℃左右,夜间不超过6℃,相对湿度45% ~55%。如果温度过高,花期会明显缩短,授粉不良,一般花期调整在7~10 天为宜;果实膨大期白天 20~22℃,夜间 10~15℃,相对湿度50% ~65%;湿度不可过低,否则灌水后容易导致裂果。果实近成熟时(转白后)白天18~20℃,夜间10~15℃,相对湿度50% ~60%;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转白期是最易裂果的阶段,这段时间内一定要保证湿度均衡稳定,切忌大的波动。值得注意的是,花期夜间温度不可过高,否则容易导致新梢徒长,与开花座果争夺营养,严重影响座果。
4.肥水管理
在起垄前,沿种植行向左右各50cm范围内,按腐熟鸡粪8~10kg/株和复合肥(N:P:K=1:1:1)0.2~0.25kg/株计算,将肥料均匀撒施,结合中耕(深度8~10cm)与土壤混匀。起垄后,将垄面做成畦,浇一次透水。之后注意运用旱浇涝排的方法,保持垄体相对湿度为65%~70%,垄沟的相对湿度在60%左右。
5.授粉
采用“品种搭配+树势调控+靓果膨大素”三联法授粉。金太阳与凯特相互授粉,利用自制毛刷,在金太阳盛花初期(凯特花开)进行这两个品种间的人工授粉。授粉时间在早上8点半至10点半,连续操作三天;花前花期花后喷施5000倍靓果膨大素;去除强旺萌条的技术手段,能够使金太阳、凯特座果率达到70.9%,可以显著提高金太阳、凯特的座果率。
6.整形与修剪
6.1整形
结合纺锤形整形,除构建树形的主枝外,对于直立枝、徒长枝、竞争枝、强旺枝一律疏除或通过支、拉、拿、扭等手法改变成与主枝夹角不小于70°的平斜枝,合理利用新生枝条,及早成形。疏间过密枝条、过大枝组,以利通风透光。回缩下垂近地面的裙枝,抬高角度。
7.病虫管理
温室升温前,用熬制的3°Be石硫合剂对树体进行喷雾,能有效防止病害发生。由于温室杏只有蚜虫和卷叶蛾危害,用10%异丙威烟雾剂进行熏蒸和早期人工摘除卷叶的方法,有效控制蚜虫、卷叶蛾不发生危害。果实采收后,用4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喷雾,7月下旬至8月上旬用80%辛硫磷1000倍喷雾,有效防治病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