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秋葵栽培技术 -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欢迎访问廊坊市农林科学院官网!
当前位置:
  • 首页
  • 农时技术
  • 黄秋葵栽培技术

    付国森 299 阅读 2022-04-28 发布时间

    黄秋葵是一年生锦葵科草本植物,是具有较高营养价值的新型保健蔬菜,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这一新型蔬菜越来越被人们认可和广泛种植,现就廊坊地区黄秋葵栽培技术做一简述

    1、 栽培季节

    黄秋葵喜温暖,霜冻,整个生育期必须处在无霜期内,开花结果期应处于温暖湿润季节。廊坊地区露地栽培于4月中下旬至5月播种。为及早上市可于3月中下旬在设施内育苗,待晚霜过后,再定植于大田。 

    2、 品种选择

    选用植株生长势强、耐热、抗病、高产的品种,如新东京5号、台湾五福、美丽五角、五龙1号等,并选择发芽率在90%以上、千粒重在60g以上的优良饱满籽粒做种子。

    3、 整地做畦

    宜选根菜类、叶菜类等作前茬。土壤以土层深厚、肥沃疏松、保水保肥壤土为宜。冬前前茬收获后,及时深耕,每亩撒施腐熟厩肥5000千克,氮磷钾复合肥50千克,混匀耙平作畦。做畦方式有两种:一,大小行种植,大行70厘米,小行45厘米,畦宽200厘米,每畦4行,株距40厘米;二,窄畦双行种植,畦宽100厘米,每畦种两行,行距70厘米,株距40厘米,畦沟宽50厘米。也可在田边、道旁单行栽植,株距60厘米,每穴3株。

    4、播种方式

    (1)育苗移栽法

    3月中下旬在塑料大棚或日光温室内播种育苗。苗土以6份园土,3份腐熟有机肥,1份细沙混匀配制而成。播前浸种催芽,整平苗床,有条件的可铺设电热线以利于控温,播后应保持床土温度254~5天即可发芽出土。推荐采用塑料钵、营养土块等护根育苗措施,培育适龄壮苗。苗龄30~40天,幼苗2~3片真叶时定植。采苗定植前35天炼苗

    (2)田间直播

    终霜期过后直接播种,播前30-35温水浸种12小时,然后于25~30℃条件下催芽,约24小时后种子开始出芽,待60%~70%种子“破嘴”时即可播种。以穴播为宜,每穴2-3粒,穴深2~3厘米。播种后覆土2厘米左右。待幼苗2-3片真叶时间苗、定苗,每穴留1-2株生长。

    5、田间管理

    (1)浇水

    黄秋葵整个生长期内要保持土壤湿润。播后20天内,遇土壤缺水宜早晚人工喷灌。幼苗稍大后可机械喷灌或沟灌。炎夏季浇水应在早上9点以前或下午日落后浇水。雨季注意田间及时排水。

    (2)施肥

    移栽苗在缓苗后和直播田定苗后第1次追肥,每亩开沟撒施氮磷钾复合肥15千克、尿素5千克。结果初期进行第2次追肥,用量每亩为氮磷钾复合肥30千克。生长中后期,为防止植株早衰,可随水酌情多次少量追施氮磷钾复合肥

    (3) 中耕除草与培土

     幼苗出土或定植后,应连续中耕2次,提高地温,促进缓苗。第一朵花开放前加强中耕,以便适度蹲苗。开花结果后,每次浇水追肥后均应中耕,封垄前中耕培土。

    (4)植株管理

    黄秋葵在正常条件下植株生长旺盛,主侧枝粗壮,叶片肥大,往往开花结果延迟。可采取扭枝法,即将叶柄扭成弯曲状下垂,以控制营养生长。生育中后期,对已采收嫩果以下的各节老叶及时摘除。

    6、病虫害防治

    (1)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科学施肥,发现病苗及时清理。

    (2)化学防治

    黄秋葵抗病性强,很少发生病害,虫害以蚜虫和棉铃虫为主,苗期虫害主要是蚜虫,当点片发生时可用吡虫啉类农药防治,结果期虫害主要是棉铃虫,发生时用甲维盐等生物农药防治。

    7、采收

    当嫩果果长8~10厘米、外表鲜绿、果内种子未老化时采收。初期每隔2~4天收一次,随温度升高,采收间隔缩短。盛果期,每天或隔天采收一次。9月以后,气温下降,3~4天采收一次。采收时宜用剪刀自果柄处剪断。 

    8、储藏保鲜

    嫩果采收后放入0.2mm塑料乙烯保鲜袋中,并于5-7℃下储藏,储藏期15天。

     

    主办单位: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地址:廊坊市广阳道285号农林科技大厦     电话:0316-2189909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21151号-1     公安备案:冀公网安备 13100302000548号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