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原产于热带地区,喜欢温暖,不耐霜冻,我国南方地区均适宜栽种,一般在无霜期内作为夏秋菜栽培。辣椒分生能力很强。青椒一种多收栽培就是利用了辣椒茎基部的潜伏芽具有萌发再生的特点。当年种的辣椒不用拔除,通过保温越冬。次年加强水肥管理,促潜伏芽萌发长新枝、花开二度、再结果的栽培方法。
1.一茬椒的栽培
(1)选种。选择耐热、耐寒、耐旱,病虫少、抗病虫的品种。如“一窝猴小辣椒”、本地品种南昌市蔬菜研究所选育的一代杂种“早杂 2号”。
(2)播种育苗。在当年的 2月中旬,进行浸种催芽。播种前用清水浸泡种子 5-6小时,再放入 1%硫酸铜溶液中浸种 5分钟或用 40%甲醛 150倍液浸种 15分钟,洗净后放置在 25~30℃阴凉处,这不仅可起催芽作用还能有效地防止细菌性斑点病和炭疽病、病毒病等。3天后,如有一半以上的种子露白了即可进行播种。辣椒是喜温喜阳作物,一般选择光照充足,土质疏松,土壤肥沃的砂壤土地块作苗床。整好地后便可播种。4月上旬,当辣椒苗长到 l0cm以后,多炼苗,以保证成活率,长出3-4片真叶时就可间苗。
(3)移植。5月上旬进行大田移植。667m2 施复合肥 100kg或适量农家肥,深翻,按行距 50cm,株距35cm定植。
(4)田间管理。移栽后 1周,根据苗情浇小水,以免因浇水过多而降低了土温,影响幼苗的生长。为促进幼苗地上部分茁壮成长,浇水时可配少量腐熟的人粪尿。植株现蕾后,及时中耕松土,改善土壤通透性,提高土壤含氧量,增强根系的呼吸作用,大量吸收土壤中的矿质元素,为植物地上部分提供营养。处于结果期的辣椒地上部分枝繁叶茂,幼果迅速发育,需要大量的水分,这个时期是辣椒的最大需水期,要及时浇水,浇水时可配施腐熟粪水,一 般 667m2浇粪水 1500kg,施后盖层薄土,以免氮素挥发。盛果期追施 1次复合肥,667m2施25kg,以满足果实发育对养分的需求。辣椒分生能力很强,为防止植株徒长过密,平日管理应打掉一些侧芽,剪去枯枝败叶、空枝、弱枝、病虫枝。
(5)采收一茬椒。7-8月份,进入收获期,此时正值辣椒大量上市时期,经济效益较低,为积蓄营养。提高后两茬辣椒的产量,应适当疏果以降低产量。
2.二茬椒的栽培
(1)整枝。盛果后期,植株偏高,为确保植株再生二茬,要及时整枝。加强通风透光。促进早发新枝早结果,防早衰。整枝应选择在晴天进行,具体做法如下:保留茎基部 2~3个健壮的分生侧枝,然后将上部距侧枝 10cm以上剪掉,并适当包扎伤口,促使伤口早愈合。
(2)追肥。整枝后立即追肥,每 667m2施尿素 25kg或复合肥 30kg为宜,视墒情及时浇水,9月中下旬进入盛花期,局部喷施 3.6%2,4滴—异丙酯乳剂4500倍液,提高座果率,并促进果实肥大,色泽艳丽或喷施适量的增产灵。以提高产量。
(3)田间管理。及时浇水,大雨过后及时排涝,中耕锄草,提高土壤通透性。利于肥水的吸收。适时摘除分生的徒长枝、病虫枝,以减少对有机物的消耗。适时适量用药,防治病虫害。
(4)及时收获二茬椒。11月份 ,二茬椒进入收获期,此时,气温开始下降 ,为防止果实品质下降应及时采收。11月,正值市场淡季,经济效益高。
3. 三茬椒的栽培
(1)保温越冬。 辣椒性喜温暖,不耐霜冻。二茬椒收获后 ,气温下降 ,冬季来临,为避免地上部分受冻、不影响来年的萌发 ,确保植株安全越冬至关重要,具体操作如下:
①剪枝。剪去离辣椒植株茎基部 25cm处以上的所有枝条,这样既减少了地上部分蒸腾失水,又保存了主茎和 4,--5个侧枝上的潜伏芽,待来年萌发新枝。
②覆膜。按高 lm、宽1.8m比例覆盖大棚无滴膜。
③施肥。667m2施P、K肥 20kg.增强辣椒的抗寒性。
④盖帘。整枝后将消过毒的厚厚的草帘盖在辣椒根部,再将整棵辣椒植株覆盖一层塑料薄膜 ,这样辣椒就可以在大棚中安全越冬了。
(2)加强肥水管理 ,促发新梢。 翌年春季土温回升到 10~C以上时,可撤去覆在辣椒植株上的一层膜,草帘仍可留一段时间。这样做一方面可保温使植株对低温有个适应过程;另一方面有助于保水。撤膜后及时剪去少数老化受冻的枝条及时浇水施肥,667m2施腐熟农家肥3000kg,待新梢萌发后施 N肥 30kg。
(3)三茬椒上市。翌年 1~2月.三茬椒进入成熟期,果实成熟要及时采收,由于此时,天气寒冷,果实易受冻,采摘后应注意果实的保温。
辣椒生育期比较长,可长达 6个月,一般栽培技术,一年最多收获二茬,需年年播种。费时费力。而再生椒生产可收获三茬。每667m2 大棚可收辣椒1600~1900kg,产量高;减少了整地、播种、育苗、间苗、移栽等生产环节,节省了劳力;其中二茬椒避开了上市高峰期。按市场单价 2元/kg计算,667m2 可获纯收入 3000元以上 ,经济效益高;同时不必年年购种子,大棚可再度利用,节省了资金 ,与秋季椒相 比,667m2可节约成本 600~700元。总之,生产再生椒可增收节支 ,应大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