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冻害的发生时,同一树种因树龄、树势、栽培技术的不同差异很大,幼旺树、衰老树、弱树、病虫害严重并有环剥口的树受害较重;产量稳定、树势强壮的受害较轻。秋植幼树近 70%受害,多表现为树皮受害,枝条较轻,大树受冻部位多为地面以上至第 1 主枝之间,幼树、新植树为地面以上 40 cm以下,环剥口也是主要受害部位之一。轻者树皮外观无明显异常,内部表现为形成层变色,韧皮部失绿,变成黄褐色;受害严重的树皮发生纵裂,裂缝长 1~5 cm、宽 0.1~0.5 cm,形成层坏死,韧皮部失水发干变成浅黑色,与木质部脱离。
1. 防治措施
1.1 选择抗冻品种 栽植果树应在重视果实品质、效益的前提下优先发展抗寒性强的砧木、树种、品种,做到适地适树。
1.2 选择适宜园地 建园时要考虑选择背风向阳的地方,避免在地形低凹或阴坡建园。建防护林可预防或减轻冻害。
1.3 采取防冻措施
1.3.1 树干涂白 果实采摘后,以涂白剂将树干和主枝均匀涂白,既防冻、防日灼,又能杀死隐藏树干中的病菌、虫卵和成虫。涂白剂的配制比例:生石灰 100
份、硫磺粉 10 份、食盐 10 份、植物油 1 份、清水 200 份(以重量计),混合均匀即可。
1.3.2 根部培土覆盖 土壤未冻前或浇封冻水后,沿树盘周围向树干培土,高度为:大树 60 cm,幼树一般培土高度为 40 cm,以不超过第 1 分枝为好。培完土后踏实。
1.3.3 树体保护 上冻前在枝干上绑缚麦秸、玉米秸、稻草等保温物包裹御寒,防主干、大主枝受冻。
1.3.4 灌水 霜冻前 2~3 d 进行,提高土壤湿度,增加热容量,待夜间地温下降后,将热量缓慢放出来。灌水后,空气湿度亦增加,其夜间遇冷凝成的水滴能释放出潜能,灌水可增温 2~3 ℃。
1.3.5 熏烟防霜冻 熏烟法一般可使气温提高 3~4 ℃,能减少地面辐射热的散发,同时烟粒可吸收空气中的湿气。冬季冷空气容易聚集的地势低洼果园,该法效果甚好。低温寒潮来临前的傍晚,以碎柴禾、碎杂草、锯末、糠壳等为燃料,气温下降到果树受冻临界温度时点燃,使烟雾覆盖在果园空间,一般 667 m2设4~5 个着火点,每堆用料 15~20 kg,并将其设在上风口。
1.3.6 花前喷盐水 花芽萌动前树体均匀喷施 1%生理盐水,可提高树体自身抗冻能力,预防花期冻害。
1.4 增强树势
1.4.1 肥水管理 生长季节如 7~8 月,叶面喷施磷钾肥,9~10 月施有机肥,果实适时采收,采果后叶面喷5%尿素液。生长后期加强肥水管理,增加树体营养贮藏,利于树体安全越冬。
1.4.2 合理修剪 注意夏秋修剪,例如疏枝、捋枝、拉枝开角、摘心等,控制后期生长,使枝条发育充实,提高抗寒能力。冬剪回缩、疏除大枝时,可在剪锯口涂抹凡士林等保护剂,以防剪口因气温过低而受冻。
1.4.3 调整树势,防止大小年 调整好生长和结果的关系,防止大小年发生。合理修剪,均衡树势,均衡施肥,适时浇水,防治病虫害,提高树体抗冻能力。
2 果树受冻害后管理
2.1 剪除受冻害部分 冻害较轻的果树要剪除受(廊坊市农林科学院植保研究所 杨金库林业工程师供稿)
冻害部分,保护伤口主干受害的植株可利用根部萌蘖或其它枝条进行桥接,输通养分,恢复生长。
2.2 平茬 幼龄果树地上茎干完全受冻、恢复无望的,可及时进行平茬促其萌发,保留原品种或嫁接新品种。
2.3 喷药 冻害后树体衰弱,易引发各种病虫害,应在萌芽前喷 50 倍福美胂或 5 倍腐必清液,防止腐烂病发生,并根据情况及时防治病虫害。
2.4 喷肥 展叶后每隔 10 d左右喷 1 次 0.3%磷酸二氢钾加 1%~2%尿素,也可喷施叶面宝、大丰收等叶面肥,连喷 2~3 次,增加树体营养。
2.5 疏花疏果 对受冻后树体生长失去平衡造成大量花果及枝梢徒长的树,应该进行疏花疏果,控梢抹芽。疏除部分结果母枝,减少花量,坐果后进行疏果。对过多梢芽,要及时进行抹除,促进枝芽的成熟,增强树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