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苣栽培技术 -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欢迎访问廊坊市农林科学院官网!
当前位置:
  • 首页
  • 农时技术
  • 菊苣栽培技术

    中心实验室 田金玉 882 阅读 2021-12-17 发布时间

    芽球菊苣从欧洲引进,是欧美市场畅销的高档蔬菜,食用部分为肉质根软化栽培后萌发的嫩黄椭圆形的芽球,其营养丰富,可生食凉拌或做色拉,也可作火锅配料或炒食,口感脆嫩,微甜稍带苦味,富含:钙,镁,磷,铁,钾,胡萝卜素,V-C、因含马栗树皮素,野莴苣苷成分,具有清胆利胆、解酒和减肥的功效,是特菜中的上品。野莴苣苷对害虫有驱避作用,生长期极少发生病虫害。产量高。

    1      菊苣在我地区春季到初夏露地用种子直播,11月中旬刨收种根,每亩可产种7000-8000个,软化后产菊苣菜700-800公斤,菊苣的根部经过软化囤植形成芽球菊苣菜,在市场上是颇受欢迎的高档蔬菜,富含:钙,镁,磷,铁,钾等微量元素,丰富的胡萝卜素、V-C,还原糖,此外还含有具清肝利胆,开胃健脾的马栗树皮素,发展芽球菊苣菜,前景光明。

    菊苣的抗逆性极强,耐寒,株根在我地区能露地越冬,夏季高温长日照下抽薹开花,宜在气候较凉爽地区栽培。收获植根后,在黑暗的条件下软化栽培,保持湿润,温度15-25℃时,约20-25天能形成白色芽球。

    1. 整地、施基肥、做畦 宜选择耕作层深厚的壤土或沙壤土。根据地力情况,施入腐熟有机肥43000-75000g/公顷、长效三元复合肥750kg/公顷,平整土地。按南北走向做畦,做成宽70cm(连沟)、高15cm左右的龟背形畦。

    2. 播种方法 因为育苗移栽常因伤根而易形成歧根或弯根,须根增多,但由于其种子小,需要精细播种;条播 亩用种子300-400克,苗床一定要暴晒消毒,喷洒辛硫磷,防止病虫害危害幼苗,每穴撒入4-7粒种子,种子与细沙、土掺和后播种有利于苗匀,行株距20厘米左右即可,因种子小,浅开沟浅覆土,覆盖土不宜太厚,以0.5cm以下为宜,在阴雨不断的季节,直接将种子撒在土层表面,稍做覆盖,即可保证正常发芽,每亩保株数16000株,能合理利用土地。直播时小高畦上播种两行,行距25-30cm,穴距12-15cm,每穴3-4粒种子,播后盖细土0.5cm。播种时选晴天,避免大雨拍苗。播种期如果遇上大雨天,应在雨后播种,或雨前抢播; 3-4片真叶时定苗,定苗株距15cm,地膜覆盖能减少杂草生长及保肥保水,有利肉质根的生长。出苗前,浇水保湿,防止土壤板结(大暴雨过后土地很容易板结,严重影响芽率)。

    3.大田管理 出苗期如遇高温季节,要加强管理,视天气情况进行浇水,改善田间小气候,及时查苗补缺。出苗后约20天,看苗情追施氮肥1-2次,并进行中耕松土除草,封垄前追施复合肥1次,每公顷用复合肥300-450kg。灌溉以见干见湿”为原则。播种后约90天,植株肉质根已形成,要控制浇水,进行叶面施肥,用0.3%磷酸二氢钾喷洒叶面1-2次,促使养分向根部运转,增加根部的干物质含量,以利下阶段的贮藏和软化栽培。

    4. 根株的收获 菊苣植株经栽培110-120天,形成充实的内质根,即可收获。收获时要尽量将根群全部挖起,不留断根在土中。根株收获要在晴天进行,大面积收获时,挖根后连叶簇一起于畦边排放整齐,看天气情况晾晒2-3天,清除个别抽薹的植株,然后在田间垛成圆堆。堆垛时将根部朝内、叶朝外放,保护根部不受冻伤,以便有较充分的时间在田间整理植根。根株的整理方法:在根冠上约6cm处切除叶丛,掰掉外部的黄叶、烂叶,把大小根分别堆放,然后运至冷凉处贮存备用。整理时要注意根株上的叶茬不宜过长或过短,留得过长,贮存时易发生腐烂伤及株根;留得过短易切伤生长点而不能形成合格的商品芽球。整修和贮运工作务必在严寒前完成,切勿使根株受冻害,否则在软化栽培时会因根株冻伤腐烂而失收。

    5. 贮藏库或窖的管理 温度控制在0℃、空气相对湿度95%以上时,可贮存6个月。若用硅橡胶气调包装袋包装,效果更佳。

    主办单位: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地址:廊坊市广阳道285号农林科技大厦     电话:0316-2189909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21151号-1     公安备案:冀公网安备 13100302000548号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