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芋具有耐贫瘠、耐寒、耐旱、耐盐碱(土壤含盐量在0.6%以下均可生长)、适应性强等特点,且兼顾生产、生态、食用三大功能。不同菊芋品种的选择,种植技术也不同。具体栽培技术如下:
1.品种选择
选择加工型、牧草型、鲜食型、耐盐碱型、观赏型廊芋系列品种。
2.种植模式
菊芋采用平播或垄播方式,在土壤肥力中高地块,选择加工型、鲜食型菊芋品种平均行距90cm-100cm,株距45cm-50cm;菊芋播种密度为1340株~1480株/667m2。在土壤肥力中等偏低地块,平均行距90cm-100cm,株距40cm-45cm。播种密度1480株~1850株/667m2;选择牧草型品种平均行距70cm-90cm,株距35cm-45cm;耐盐碱型适盐碱程度不同密度也不相同,一般株距35cm-40cm,行距70cm-80cm;观赏型品种,一般株距50cm-60cm,行距100cm-120cm.
3.播前准备
3.1菊芋种块处理
用1%浓度的高锰酸钾浸泡种块2min~3min,然后捞出用草木灰拌种。
3.2种子质量
菊芋种薯质量应符合DB13/T 2560.4-2017的规定。
3.3造墒整地
播前土壤相对含水量小于70%时,要灌溉造墒。秋耕或春播地深耕20cm-30cm或旋耕深度不浅于15cm,耕后擦耙平整,达到上虚下实,无坷垃和墒沟。
3.4施用基肥
基肥的施用以菊芋的生长需求为主。结合春天整地施足底肥,基肥应以腐熟有机肥为主配合少量化肥。每亩施腐熟农家肥4000kg~5000kg,纯氮6.7 kg~10kg,纯磷10kg~15kg,纯钾5kg~6kg。施用肥料的具体要求按NY/T496的规定执行。
4.播种
4.1播种期
菊芋一般为春播,播种方式为埋植块茎。由于各地气候差异,当平均地温稳定在10℃~15℃时即均可播种。
4.2播种量
菊芋播种量根据不同类型播种密度不同,以每亩50kg~75kg为宜。播种前先将块茎分选,按萌芽眼的多少,用洁净利刀将块茎切成若干块,每块保留1个~2个饱满芽眼。
4.3播种
菊芋播种采用马铃薯播种机进行播种。
5田间管理
5.1苗期管理
菊芋苗期锄草2次-3次,当茎叶高60cm以上,一般不需再锄草。绿豆从出苗到花期进行1-2次中耕除草,头遍浅耕或锄地结合间苗定苗进行,第二遍在开花前结合中耕进行培土,以防倒伏。
5.2.病害防治
菊芋在北方一般病害发生较少,病害防治方法按DB13/T 2560.4—2017标准执行。
5.3.中期管理
5.3.1菊芋管理
当植株长到80cm~100cm左右,留茬20cm~30cm,可直接刈割作青饲料喂鸭、鹅、羊,可连续收割。做青贮饲料,可收割两次。收获第一次后每亩追氮磷钾复合肥15kg,施用磷酸二铵10kg~25kg。
5.4后期管理
在8月下旬如遇干旱,可浇一次水,灌水量每亩40m³左右。
6. 菊芋收获
10月下旬田间植株茎叶干枯时人工或机械收获,防止损伤,分拣剔除杂质后,装袋即可。如遇秋冬季降雨过多,来不及收获,也可在春季土壤地温稳定≤1.5℃时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