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栽培平菇提高效益应掌握的几个关键环节 -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欢迎访问廊坊市农林科学院官网!
当前位置:
  • 首页
  • 农时技术
  • 生产栽培平菇提高效益应掌握的几个关键环节

    崔绍玉 708 阅读 2021-11-30 发布时间

    平菇不仅口感好肉质细嫩,而且营养价值非也常高,每百克干品含蛋白质20-23克,氨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的含量也十分丰富。还具有舒筋活络、追风散寒的功效。对于腰腿疼痛、手足麻木等人群尤为适用。平菇生产技术简便易学,栽培原料广泛,市场需求量较大,是食用菌栽培面积较大的种类之一。因此提高平菇效益的关键要握以下几个环节。


    一、栽培料的确定

    栽培料的好坏,直接影响平菇产量和质量。适宜栽培平菇的材料很多,如:阔叶木屑、稻草、玉米芯、花生壳、棉籽壳等。无论采用哪种栽培料,都要选用新鲜、不发霉的材料。

    二、菌种选择

    优质菌种是提高平菇产量的关键之一。择高产、抗污染菌丝洁白浓密粗壮爬壁力强分布均匀、菌柄短叶片肉厚且不易散发孢子的菌种。

    三、确定栽培场地

    栽培棚要远离畜禽、垃圾等环境。栽培场要保持清洁,减少杂菌、虫害对平菇的侵害,被杂菌污染的栽培袋及时清理集中处理或深埋。

    四、栽培与接种

    栽培无论是那种原料作栽培料,都要将原料、辅料按比例准备好放在一起拌均,然后加水搅拌至的培养料含水量适宜为止,既在装袋前栽配料的含水量为65%左右。用拌好的培养料指缝间有水溢出但不下滴为宜;接种,适龄的菌种是平菇生产栽培的最佳播期,也是提高效益的关键,这样的平菇发菌快,长势旺,抗性增强,不易被各种菌、虫危害,出菇早,质量好,产量高,转潮快。

    五、出菇期

    平菇的适应性很强,有较强的抵制杂菌的能力。但是要获得优质高产,首先营造它的最适生长环境,只有良好的环境平菇才能产处于最佳生长状态,从而获得理想的产量和质量。平菇最适宜的环境条件;

    温度:平菇生长最适宜的温度是15-20℃,此温度平菇生长最快,产量高,品质好。超过25℃,子实体往往不能形成或长出的菇很快衰老,实用价值降低。低于10℃以下,生长缓慢,延长出菇周期。当温度达0℃平菇几乎停止生长。

    湿度:平菇出菇期耐湿能力很强,子实体发育期培养料含水量70-80%,空气相对湿度90-95%。子实体生长阶段,培养料的含水量和空气的相对湿度不能低于90%,空气湿度太小,造成培养料中水分蒸发,子实体生长发育缓慢、瘦小,甚至萎缩,长出的菇体往往易造成龟裂。若高于95%以上,则易造成菌盖腐烂,影响产量。

    光照:平菇生长期对光的要求是适宜明亮的散射光,在强烈日照、直射光、或无光的条件下均不易形成正常的子实体。子实体生长初期,光线不足,可造成子实体二度分化现象,在成丛细弱的菌柄上又长出了一丛丛细长的菌柄,不能发育成菌盖。因此,光线是子实体生长发育的必要条件之一。

    空气:平菇是好气性真菌,整个生长阶段需要有良好的通气环境,才能正常生长,尤其是出菇阶段,保证新鲜空气供应,才能长出菌柄短、菌盖厚而大的好品质菇。如果通风不良,造成二氧化碳浓度过高,会导致平菇生长成根粗、柄长、盖小等畸形菇,严重的窒息死亡。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

    六、采摘期

    标准:在良好的环境条件下,从现菇蕾到采摘约需6-10天。一般情况下,当平菇菌盖直径长到5-8厘米,菌柄3-6厘米时为采摘最佳期。采摘过早,产量低;过晚,老熟的平菇会散发大量孢子,不仅影响食用品质,还会对人身体造成危害。

    方法:大丛生长的子实体可用刀紧贴料面,从菌柄基部整丛割下,割时菌柄不要留的过高,否则喷水后引起腐烂,影响转潮。小丛或单生的子实体采摘时,一只手按住培养料,另一只手捏住菌柄轻轻扭转摘下,切不可硬拔,硬拔菌柄处易带下部分平菇培养料,造成菌丝从新恢复,延长出菇时间。

    清理:每次采摘完一茬菇后,及时将菇床面上的残存死菇清除干净后再喷水,一般经8-10天,即可长出下茬菇。整个生育期可采收4-6茬菇。

    主办单位: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地址:廊坊市广阳道285号农林科技大厦     电话:0316-2189909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21151号-1     公安备案:冀公网安备 13100302000548号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