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在我国的种植面积仅占主要作物播种面积的6.1%,但大豆田除草剂的配套比较完善,不同施药时期,针对不同的防除对象,都有一些好的适用的品种。如:按化学结构来分,以苯氧类、酰胺类、二苯醚类、有机杂环类的品种使用较多。使用量大、面积较多的品种有:(精)喹禾灵、乙草胺、咪唑乙烟酸(普施特)、氟磺胺草醚(虎威)、氯嘧磺隆(豆威)、烯禾啶(拿捕净)、异丙甲草胺(都尔)、异恶草松(广灭灵)、异丙草胺(普乐宝)、灭草松(苯达松)等。按防除杂草对象来分,防除阔叶杂草为主的有14个品种,占总数的38.9%,防除禾本科杂草为主的有15个品种,占总数的41.7%,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都能防除的有7个品种,占总数的19.4%。按施药时期来分,苗前及播后苗前、苗后早期施药的有17个品种,占总数的47.2%,苗后施药的有19个品种,占总数的52.8%。还有为提高药效而生产的复配剂更是种类繁多。
大豆除草剂应选用:残效期短,对下茬作物安全的产品为主,如广灭灵等;大豆播后苗前化学除草不可选用阔乐、精禾草克、2,4-D等;适时喷施,苗前除草剂要保证水量充足,播后3-4天至出苗前4-5天结束喷药;此外用法用量要严格按规定施用,如果超量烂用不但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还会造成使目标杂草产生抗药性的风险指数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