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养蛋鸡秋冬安全高产管理措施 -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欢迎访问廊坊市农林科学院官网!
当前位置:
  • 首页
  • 农时技术
  • 散养蛋鸡秋冬安全高产管理措施

    31740 阅读 2018-01-08 发布时间

     

    蛋鸡的产蛋量也应逐渐增加。为了保证散养蛋鸡获得较高的产蛋性能,取得更好的效益,需要采取以下技术措施:入秋以后,天气逐渐变得凉爽,散养
      一、达标体重
      育好蛋鸡,保证产蛋前蛋鸡的体重达到标准。对于体重不达标的蛋鸡,可采取推迟增加光照时间,或连续停喂两天,推迟开产时间的方法,同时提高蛋鸡饲料营养浓度,促进蛋鸡开产前体重增加,达到标准后再开产。
      二、保证营养供给
      蛋鸡开产后要提供充足的饲料,确保蛋鸡自由采食,一般散养蛋鸡每天采食100-120克饲料,尤其是开产后不能限量,否则蛋鸡采食不足,影响卵泡发育,产蛋后体重下降,导致后期产蛋率低。
      三、尽量饲喂全价蛋鸡饲料
    玉米麦麸是很好的饲料原料,却缺乏蛋白质、钙和磷,即使散养蛋鸡能从土壤中获得一些矿物质,但由于很多地区土壤中矿物质含量少,不能满足需求。如果给蛋鸡饲喂由玉米、麦麸、豆饼、骨粉、食盐、贝壳、以及由氨基酸、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组成的配合饲料,则能保证蛋鸡充足的营养,既可满足其体重发育、产蛋需求,又可避免发生营养缺乏症,如啄羽、瘫腿等。此外,一些蛋鸡散养户误认为饲料贵,饲喂玉米便宜。其实不然,玉米价格与蛋鸡配合饲料价格相当,饲喂玉米并不能降低成本。  尽管
      四、保证光照时间
    养殖经验,蛋鸡到秋后产蛋减少,冬天不下蛋就是因为夏至后光照时间变短,要保证长期恒定下蛋,应保证恒定的光照。建议每天早晨4:30开灯,白天天亮后关灯,天黑前开灯,晚上8:30关灯;一般是每平方米1-2瓦,但注意尽量用低功率节能灯,灯泡在鸡舍要分布均匀,做到人按正常距离能看清鸡舍各个位置地面上的字为准。  每天给予蛋鸡16小时的光照时间。根据传统
      五、做好鸡舍的通风和保温措施
      鸡舍的小气候对产蛋鸡群的健康和生产力影响很大,尤其在冬季,应加强改善和创造良好的小气候条件,以保证鸡只健康,预防疾病,并最大限度提高其生产性能。
      1.做好鸡舍的保温措施
    蛋鸡舍适宜温度应在13-23℃,最适宜温度是16-20℃,天棚附近与地面附近的温差不超过2.5-3.0℃,墙壁附近和鸡舍中央的温差不超过3℃。可采取封闭门窗,设置挡风屏障,干草铺垫地面,舍内提供热源等多项措施来达到保温目的。
    2.保持鸡舍内的湿度适宜
      在舍温保证要求的前提下,需保证舍内相对湿度为50%-60%。但冬季偏重于保温,通风换气量减少,因此舍内相对湿度较高。只要能够保持较为合适的温度可以通过加大通风量来排湿,同时要定期清粪。如果通风难以解决,可将粉状生石灰撒入鸡舍的四周,这样一举两得,既能吸湿又可消毒。
      3.注意鸡舍的通风换气
    通风是保证鸡体健康,提高产蛋性能的重要举措。冬季养鸡往往只注意鸡舍的防寒保暖而忽视了通风换气,致使鸡舍内有害气体(氨、硫化氢、二氧化碳)增多。特别是氨和硫化氢浓度增高时,鸡群容易患呼吸道传染病。故要及时清除鸡舍中的粪便,在做好舍内保温同时要重视排污排湿。在晴天的中午定时打开风扇和加大换气孔,使人进入舍内无闷气、无刺鼻、无刺眼为宜。为祛除鸡舍内有害气体,可按每10平方米地面撒磷肥0.5公斤,或按鸡舍每立方米喷雾过氧乙酸溶液30毫升,每周1次。
    主办单位: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地址:廊坊市广阳道285号农林科技大厦     电话:0316-2189909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21151号-1     公安备案:冀公网安备 13100302000548号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