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品种选择
以鲜食桑葚为主的果桑品种,一般宜选择无籽大十和红果2号,无籽大十的果味比较好,熟期早;红果2号的产量高,耐寒性比较强。以加工桑果汁等为主的果桑品种,宜选用红果1号、红果2号、8632等。
2.栽植密度
无籽大十品种枝条较软,树形松散,采用株距120cm、行距150cm;其他品种枝条直立,树形紧凑,采用100cm×130cm或130cm×130cm。
3.选地
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壤土、砂壤土,土壤深度1m以上,耕作层厚度25cm以上,地下水位离地表1m以下,土壤的pH值在4.5~9.1范围内均能正常生长,但pH值在6~7范围内生长最好。果园选择远离污染源、交通便利的地方,要求能灌能排。深耕土壤,促进心土氧化,增强通气性和透水性。
4.施肥
施肥前开深50cm,宽70cm的定植沟,回填表层土20cm,然后在表层土上施入充分腐熟的猪牛粪及鸡粪3t/亩、氮磷钾复合肥80kg/亩作基肥,最后填平定植沟。
5.栽植
把购回的桑苗按大小分开,将结果树与授粉树合理搭配布局,摆放在定植沟上,然后理顺根系逐株等距栽植,栽后踏实浇透水,覆膜。发现缺株应及时补种。
6.栽后管理
开春桑树发芽前,距地面30cm处剪伐定干。4月中旬,对生长健壮的枝条留3~4个,抹去弱芽。6月初距离主干15~20cm处摘心,促发侧芽。当年加强水肥和防虫管理,使其快速成长。
第2年春即可结果,5~6月采果后,要对桑树定形修剪,每株选留3~4个粗壮枝,基部留长15~20cm平剪,成为支干。支干上萌发新枝,即为下年结果枝。
第3年以后,每年采果结束,都将全部枝条从基部剪掉,使其重发新枝。及时疏去过密的细枝、弱枝,集中营养供应结果枝。
7.追肥
秋冬施1次有机肥(饼肥、猪牛粪、鸡粪)1吨/亩。2月中旬早施催芽肥,可施复合肥40kg/亩,开花结果期(3月底),为使幼果迅速膨胀大,需施复合肥20kg/亩。4月中旬在果桑膨大转色成熟期,为满足果桑的含糖量和色泽要求,可施用高钾复合肥20kg/亩。选用0.3%磷酸二氢钾等进行根外施肥,每10天进行1次叶面喷施。6月中下旬剪条后施1次复合化肥15kg/亩。促进果桑后期生长,为翌年结果打下基础。
8.病虫害防治
果桑的病害有桑萎缩病、桑疫病、桑褐斑病、桑根结线虫病等。病害防治:开花前后和青果期,用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800~12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对枝、干、叶、果和地表全面喷洒预防,每隔6天喷洒1次,共喷2~3次;发病时每4天喷1次,直至少量桑果由青变红时停喷。
虫害有桑螟、桑蟥、桑象虫、桑白蛴、桑天牛、桑蓟马、金龟子。桑天牛可采用钩杀、捕卵、保护天敌、人工捕杀等方式防治。金龟子可采用:①人工防治。利用成虫的假死性,于傍晚振动树枝,捕杀落地成虫。②物理防治。利用成虫的趋光性,在19:00~22:00,悬挂黑光灯诱杀成虫。③园艺防治。结合冬耕翻土整地,拾除幼虫、蛹和成虫。④药剂防治。成虫危害期,喷50%甲胺磷800~1000倍液,或50%辛硫磷800~1000倍液、40%氧化乐果乳液1000倍液,在成虫盛发期每隔2~3天喷洒1次,连续喷洒2~3天,这样基本就能防除金龟子及其他害虫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