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也叫红薯,地瓜,甘薯根腐病俗称“烂根病”、“烂根开花病”,是甘薯上发生的一种重要病害。发病地块薯秧成片衰弱不长,一般减产10~20%,重的减产40~50%,有的甚至成片死苗,全田绝产,为害十分严重。
症状
甘薯根腐病主要发生在大田生长期,苗床期虽有发病,但为害较轻。苗床期病薯出苗较健薯晚,发病后薯苗根部有黑褐色病斑,严重时根系腐烂,地上部株型矮小,生长迟缓,叶色发黄。
发生特点
甘薯茎线虫主要以卵、幼虫和成虫随收获的薯块在窖内越冬,也能以幼虫和成虫随病残体在土壤及粪肥中越冬,成为第二年初侵染来源。病薯、病苗是远距离传播的主要来源,病区土壤、粪肥、流水、农具及耕畜的携带也可传播,但以病薯、病苗最为重要。由于薯块内的线虫在贮藏期间继续为害,所以春季育苗时病薯带线虫直接传入苗床,侵染秧苗。病薯、病秧等病残体带有大量的线虫进入土壤、粪肥中,当无病秧苗移栽到大田后,土壤、粪肥中的线虫即可从秧苗末端侵入或从新结薯块表皮直接侵入。收获前一个月是茎线虫的为害猖獗期。
甘薯茎线虫在2℃时即开始活动,7℃以上能产卵和孵化生长,发育适温25~30℃。茎线虫耐低温而不耐高温,田间越冬,薯块中线虫死亡率仅达10%。35℃以上即停止活动,薯苗中茎线虫在48~49℃温水中处理10分钟,死亡率达98%。一般湿润、疏松、通气、排水的砂质土、瘠薄白干土,发病重;粘土地,有机质多的地块,极端潮湿和极端干燥的土壤,发病轻。
防治方法
1.加强检疫 种薯种苗调运季节,切实作好薯种苗的检疫工作,严禁带病种薯种苗调运。
2.种植抗病品种
3.建立无病留种地,培育无病、壮苗 应选三年以上未种甘薯的地块作无病留种地,从春薯地剪取无病秧蔓扦插作无病留种地秧苗。育苗时,种薯应严格挑选剔除糠心和薯皮污紫色的带病薯块,采用温汤浸种和药剂浸种处理,秧苗移栽前可用50%辛硫磷乳油100倍液,浸根部白色部分10分钟,再移栽到大田,防效可达80%。
4.实行轮作 重病地应实行4~5年轮作。以玉米、小麦、高粱、谷子、棉花、花生等作物轮作,效果良好。
5.消灭虫源 病区应在育苗、移栽、收获、贮藏等关键时期,彻底清除病薯、病蔓等病残组织,并集中深埋或烧掉。
6.药剂防治 重病区采用药剂防治茎线虫病,可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400倍液于移栽前15~20天起垄时沟施;或10%益舒丰颗粒剂2~3kg/亩、或5%茎线灵颗粒剂1.5~3kg/亩,于移栽时穴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