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晚疫病的发生与防治 -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欢迎访问廊坊市农林科学院官网!
当前位置:
  • 首页
  • 农时技术
  • 番茄晚疫病的发生与防治

    19447 阅读 2017-07-04 发布时间

     

    番茄晚疫病又称“疫病”,是对番茄产量危害较重的主要病害之一。棚室番茄如果栽培管理不当,晚疫病的发生概率就会大大增加,若防治不及时,在条件适宜时发展非常迅猛,很快就会大面积蔓延,造成毁灭性损失。
      1.危害症状 主要危害番茄的叶片、叶柄、嫩茎和果实,以成株期的叶片和青果受害严重。成株发病时多从植株下部叶片开始,产生圆形或者不规则形暗绿色水渍状边缘不明显的病斑,逐渐变成褐色,湿度大时,叶背病健交界处出现白霉,干燥时病部干枯,脆而易破。果实发病多在青果期,近果柄处有深褐色的云纹状硬斑,边界不明显,一般不腐烂。
    2.发病规律 番茄晚疫病属于真菌病害,是一种多次重复侵染的流行性病害。病菌在冬季栽培的番茄或土中的病残体上越冬,条件适宜病菌产生孢子囊,孢子囊产生、释放游动孢子,从植株的气孔或表皮直接侵入,借气流或灌溉水传播,进行多次重复侵染,引起该病发生流行。晚疫病的发生、流行与气候条件关系密切,发展速度还与番茄的栽培条件和植株本身的抗病性关系密切。低温、高湿是该病发生流行的主要条件,发病的适宜温度为18~22℃,湿度为90~100%,能否发病和流行取决于有无饱和的相对湿度和水滴。当棚室内种植密度过大,阴雨天多,温差大,光照不足,通风不良,浇水过多等均有利于该病发生流行。
      3.防治措施 
    3.1 选用抗病品种,与非茄科蔬菜实行3~4年轮作。 
    3.2 用营养钵、营养袋、穴盘等培育无病壮苗。
    3.3番茄生长期间,经常检查植株下部靠近地面的叶片,一旦发现中心病株,立即除去病叶、病枝、病果或整个病株,同时立即施杀菌农药和连续消毒,防止病害蔓延。
    3.4合理施用氮肥,增施钾肥,合理密植,通风透光。
    3.5控制好温湿度,及时放风,降温排湿。切忌大水漫灌,避免植株叶面结露或出现水膜,以减轻发病程度。
    3.6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90%疫霜灵500~600倍液喷雾,每隔7天喷1次,连喷2~3次。还可以使用45%百菌清烟雾剂250g/亩,傍晚封闭棚室,将药分放于5~7个燃放点,烟熏过夜或喷撒5%百菌清粉剂1kg/亩。间隔7~10天用1次药,最好与喷雾防治交替进行。
     
    主办单位: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地址:廊坊市广阳道285号农林科技大厦     电话:0316-2189909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21151号-1     公安备案:冀公网安备 13100302000548号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