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区小麦正值灌浆期,加强灌浆期管理,增加粒重是小麦夺取高产的关键。延长小麦上三叶功能期,防早衰、增粒重,预防旱、涝、风、病、虫、倒伏等自然灾害是这个时期管理的要点。具体应注意以下措施:
1.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叶面肥
叶面喷0.3~0.4%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喷施用量为每亩每次磷酸二氢钾100 克,溶液用量为每亩 25 公斤左右。上午或下午无风天喷施,效果较好。
2.小麦后期发生病虫害,对产量、品质影响都较大,应及时防治
小麦后期病虫害主要有穗蚜、锈病、白粉病、赤霉病等。据测定,小麦蚜虫发病严重的麦田,小麦千粒重可降低1-3克,当百株有蚜500头时,用4.5%的高效氯氰菊酯50-60毫升加10%吡虫啉10-15克兑水40公斤均匀喷雾;防治锈病、白粉病可用20%三唑酮乳油50-60毫升兑水40公斤均匀喷雾;防治小麦赤霉病可在扬花期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70克或7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克兑水40公斤均匀喷雾。注意:小麦赤霉病是一种气流传播的病害,要以预防为主,及早喷药。
3.后期浇水须注意天气
浇水前注意天气预报,刮风天尽量不要浇水,以免倒伏造成减产。
4.适时收获
小麦适宜的收获期在蜡熟后期,外观上,穗下节呈现金黄色,穗下第一节微绿色,籽粒黄色,内部呈蜡质状,籽粒含水量为25~30%。收获过早或过晚都会影响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