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世界,一般认为有机农业原理起源于歌德 (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1832 )的有机器官学,基于对自然的观察和农业实践经验的归纳、演绎。有机农业原理包括哲学原理、科学原理和核心技术三个方面,哲学原理是基本假设,科学原理规定了研究和处理问题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核心技术是具体应用。
歌德认为:在自然界中存在着互相独立的、与空间状态有关和无关的许多种作用力。在生命的过程中,这些作用力以不会相互抵消或减弱的方式同时作用于生命体,生命的过程就是这些作用力共同作用的过程。
所有的农业措施都是为了激活或加强这些作用,以促进和提高生物之间、生物和自然之间的接触、交流和联系。
在欧洲,现代有机农业的创始人,大多认为是1924年6月,人类智慧学家鲁道夫史代纳(Rudolf Steiner)的八场《农业的方针》的演讲,提出了一种可持续发展农业的核心方法,成为日后生物动力农业 (Bio-dynamic Agrieulture)——的基础理论:「将整个地球的精神成长历史,视为是活的有机生物,同时也是人类与自然的组合所构成的进化发展。」
希望能唤醒人们重新认识天地的关系,通过与土壤接触来滋养心灵,建立人与自然的同胞关系,建立一个健康的社会,希望由此以人性为核心教育内容的文化的复兴,并由此衍生出并列世界四大教育体系之一的华德福教育体系。
有机农业的另一个起源,要追溯到1909年,当时美国农业部土地管理局局长King途径日本到中国,他考察了中国农业数千年兴盛不衰的经验.并于1911年写成了《四千年的农民》一书。
书中指出:中国传统农业长盛不衰的秘密在于中国农民的勤劳、智慧和节俭,善于利用时间和空间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并以人畜粪便和一切废弃物、塘泥等还田培养地力.该书对英国植物病理学家Albert Howard影响很大,于30年代初在《农业圣典》一书中提出了有机农业的思想,受Howard的影响,1940年美国的J.I.Rodale买下了位于宾州库兹镇的一个有63英亩土地的农场.开始了有机园艺的研究,1942年出版了《有机园艺和农作》(现名《有机园艺》)开始了有机农业的实践.有机农业思想经历了漫长的实践。
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一些发达国家政府开始重视有机农业,并鼓励农民从常规农业生产向有机农业生产转换,这时有机农业的概念才开始被厂泛地接受。有机农业从产生到快速发展与现代农业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有机农业定义为是指遵照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在生产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而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过程。
这些技术包括选用抗性作物品种,建立包括豆科植物在内的作物轮作体系,利用秸秆还田、施用绿肥和动物粪便等措施培肥土壤保持养分循环,采取物理的和生物的措施防治病虫草害 采用合理的耕种措施,保护环境防止水土流失,保持生产体系及周围环境的基因多样性等有机农业生产体系的建立需要有一定的有机转换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