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骨羊分有乌骨绵羊和乌骨山羊。乌骨羊具有适应性强,食性广,耐粗饲,可吃各种杂草、树枝叶、秸秆、秧蔓、牧草等各种粗饲料。该羊生长发育快,性成熟早,初怀期9~10月龄,每窝产子一般1~2只。
乌骨羊原产于云南省兰坪县通甸镇弩弓村,目前国内各省市养殖的乌骨羊其源头都是出自该村,是世界绝无仅有的地方珍稀物种资源。乌骨羊生长在海拔1900~2800米的玉屏山脉,饲养范围为1个乡镇、2个行政村,30公里范围内。2006年,国家根据该品种的产地、特点正式定名为“兰坪乌骨羊”。乌骨羊毛色纯黑色占30%、纯白色35%、黑白杂花35%,有角和无角各占一半,少数有角的角呈半螺旋状向两侧后弯,颈短无褶皱,髻甲低小,胸深宽、背平直、腹大而不下垂,体躯相对较短,四肢粗壮有力,尾短小呈圆锥形,头及四肢被毛覆盖较差,被毛粗。
成年公母羊体重在38~58公斤之间,体高61~69厘米。初生羔羊重2.2~3公斤,6月龄重22公斤,12月龄重25~36公斤,18月龄重30~40公斤,24月龄重36~45公斤,36~48月龄重40~58公斤。乌骨羊年产毛1.2~1.5公斤,多数母羊2年3胎,产羔率90%以上,母羊初配年龄12月龄,发情周期16~18天,持续24~48小时,妊娠145~150天。
合理地组织羊群。一般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的放牧条件,按羊性别、年龄来组织羊群。农牧区和丘陵山区可视放牧条件而定。
牧区和草场面积大的地区,一般以繁殖母羊和育成母羊200只~250只为一群,去势育肥的公羊150只~200只为一群,种公羊80只~100只为一群。
农区一般没有大面积草场,羊群放牧多利用地边、路边、林地、河堤,放牧受到一定限制,羊群不宜过大。繁殖母羊和育成母羊30只~50只为一群,去势育肥公羊20只~40只为一群,种公羊10只左右为一群。
乌骨羊肉质鲜美,黑色素含量丰富,具有滋阴补阳双重保健功能。肉:益气补虚,用于腰膝酸痛。骨:祛风止痛,用于风湿、四肢麻木等。羊胎盘可益肾、壮阳、补虚、调经,产后滋补有特效,另外心、肝、胆、血、肾、甲状腺等均可入药。所以乌骨羊全身都是宝。
养殖乌骨羊饲料成本低,经济效益高。由于该品种羊稀有珍贵,数量供不应求。养殖乌骨羊已成为一个新型短、稳、快的好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