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害生物同型巴蜗牛 -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欢迎访问廊坊市农林科学院官网!
当前位置:
  • 首页
  • 农时技术
  • 有害生物同型巴蜗牛

    22514 阅读 2016-10-28 发布时间

     

    同型巴蜗牛属腹足纲,柄眼目,巴蜗牛科。别名水牛。分布我国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及华南各省。
    寄主:白菜、萝卜、甘蓝、花椰菜等多种蔬菜。
    为害特点:初孵幼螺只取食叶肉,留下表皮,稍大个体则用齿舌将叶、茎溉磨成小孔或将其吃断。
    形态特征:贝壳中等大小,壳质厚,坚实,呈扁球形。壳高12mm、宽16mm,有5—6个螺层,顶部几个螺层增长缓慢,略膨胀,螺旋部低矮,体螺层增长迅速、膨大。壳顶钝,缝合线深。壳面呈黄褐色或红褐色,有稠密而细致的生长线。体螺层周缘或缝合线处常有一条暗褐色带(有些个体无)。壳口呈马蹄形,口缘锋利,轴缘外折,遮盖部分脐孔。脐孔小而深,呈洞穴状。个体之间形态变异较大。卵圆球形,直径2mm,乳白色有光泽,渐变淡黄色,近孵化时为土黄色。
    生活习性:是我国常见的为害农作物的陆生软体动物之一,我国各地均有发生,常与灰巴蜗牛混杂发生。生活于潮湿的灌木丛、草丛中、田埂上、乱石堆里、枯枝落叶下、作物根际土块和土缝中以及温室、菜窖、畜圈附近的阴暗潮湿、多腐殖质的环境,适应性极广。一年繁殖1代,多在4—5月间产卵,大多产在根际疏松湿润的土中、缝隙中、枯叶或石块下。每个成体可产卵30—235粒。成螺大多蛰伏在作物秸秆堆下面或冬作物的土中越冬,幼体也可在冬作物根部土中越冬。
    防治方法
    (1)清晨或阴雨天人工捕捉,集中杀灭。
    (2)用茶子饼粉3公斤撒施或用茶子饼粉1公斤加水100公斤,浸泡24小时后,取其滤液喷雾,也可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喷雾。
    (3)每亩用8%灭蜗灵颗粒剂2公斤,碾碎后拌细土或饼屑7公斤,于天气温暖,土表干燥的傍晚撤在受害株附近根部的行间,2—3天后接触药剂的蜗牛分泌大量粘液而死亡,防治适期以蜗牛产卵前为适,田间有小蜗牛时再防1次效果更好。
    主办单位: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地址:廊坊市广阳道285号农林科技大厦     电话:0316-2189909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21151号-1     公安备案:冀公网安备 13100302000548号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