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兜铃别名水马香果、蛇参果、三角草,中文名因其成熟果实如挂于马颈下的响铃而得。马兜铃为多年生的缠绕性草本植物。茎柔弱,无毛。叶互生;叶片卵状三角形、长圆状卵形或戟形;花单生或2朵聚生于叶腋;种子扁平,钝三角形,边线具白色膜质宽翅。花期7-8月,果期9-10月。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甘肃、宁夏、山东、河南、江西、湖北等地。其根、茎、果实都称马兜铃,马兜铃有清肺降气、止咳平喘、清肠消痔的功效,其茎称天仙藤有理气、祛湿、活血止痛的功效,其根称青木香有行气止痛、解毒消肿、清肺降气、止咳平喘、清肠消痔的功效。同时也有强烈致癌物质成分,马兜铃酸可引发“马兜铃酸肾病”的发生。
生于山谷、沟边阴湿处、山野林绿,溪流两岸,路旁及山坡灌丛中。喜光,稍耐阴。喜砂质黄壤。耐寒。适应性强。喜冷凉湿润的气候,耐寒,耐旱.怕涝,忌阳光照射。宜在湿润而肥沃的砂质壤土或腐殖质壤土中种植。
种子繁殖:当果实由绿变黄色时分批采摘,过晚果实开裂。种子不耐干藏,采收后应立即播种或将种子埋于湿沙中,放阴凉处保存。若于晚秋或翌年春取出播种,种子发芽不整齐,在10-20℃变温条件下发芽率高。也可在收获后用赤霉素浸种ld后放温室沙藏。春播宜3月下旬至4月上旬,直播与育苗均可。在苗床上开条沟,行距25cm,沟深3-6cm,播幅10cm,将种子播下,覆土轻压,加盖稻草,以保持苗床湿润,出苗后除去覆盖物,每公顷用种子15-22.5kg。至次年4月,按行株距 40cmⅹ30cm开穴定植。直播用穴播或条播法。
田间管理:幼苗期需适当灌水,施氮肥1次,定植后至开花期,追施氮肥2次,8月中、下旬开花时增施磷、钾肥。及时中耕除草,株高30cm后应搭架,以利其茎蔓攀援生长。
病虫害防治:马兜铃凤蝶严重时将叶子吃尽。冬季应清理田园,消灭越冬蛹,4-9月凤蝶发生期,当1-2龄幼虫群集危害时,用20%杀灭菌脂乳油2000倍液喷雾。此外,还有象鼻虫、斜纹夜蛾、金斑夜蛾、蚜虫等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