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温室周年生产茼蒿,可以达到产品的均衡供应,有利于订单农业的实现,同一温室年可产5~7茬茼蒿,每茬亩产1000 kg~2000kg,产品的质量好,效益高。为了避免连作障碍的发生,同一个温室连续栽培茼蒿一周年后,可与其他茄果类等蔬菜品种进行轮作倒茬,增强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结构。更有利于下茬茼蒿周期性栽培的高产、优质,
温室茼蒿无公害栽培周年高产生产技术,通过优化、协调运用农业、生物、化学和物理的配套措施,达到高产、优质、低耗、无公害的目的。
1.前茬选择与轮作倒茬
选择前茬非甘蓝、白菜类蔬菜的温室可进行周年栽培,连茬种植每年5~7茬,种植一周年后与其他茄果类蔬菜等进行轮换倒茬。
2.茬口与品种选择
早春茬、秋冬茬、冬茬、冬春茬:应选择抗病高产,抗逆、耐寒性强、品质优、耐储运、符合市场消费习惯的小叶茼蒿品种。如:蒿子秆、小叶茼蒿、精选小叶茼蒿、清香小叶茼蒿等。
夏茬、夏秋茬:应选择抗病高产,抗逆、耐热性强、符合市场消费习惯的大叶茼蒿品种。如:大叶茼蒿、板叶茼蒿、金菊茼蒿等。
3.栽培技术
3.1 整地、施肥、作畦
每667m2施入充分腐熟优质农家肥2000kg~3000kg、磷酸二铵10kg,均匀撒施地面,旋耕。整细耙平,做宽1.0m~1.5m畦,畦内再搂平并轻踩一遍。
3.2 播种期与用种量
寒冷季节种植其播种期为收获时期向前推算55~60天即为适宜播种期,其它季节种植采用收获期向前推算35~40天即为适宜播种期。撒播每667m2用种量为4kg~4.5kg,条播667m2用种量3 kg~3.5 kg。
3.3种子处理与播种方法
寒冷季节播种,进行种子处理,选用20~25℃温水中浸泡8~ 10小时,捞出后沥去种子表面多余水份,待种皮稍干再拌入相当种子重量1%的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放置于20℃恒温处进行催芽, 当种子露白时及时播种。其它栽培季节播种前不进行催芽处理。
采用撒播或条播,撒播时种子与种量3~5倍细沙混合均匀,均匀撒播,撒播后进行浅搂划,小水浇透。条播时在畦内按10cm~15cm的行距开沟,沟深1cm,沟宽5~6cm,播种后将沟覆平,小水浇透。
3.4田间管理
播后苗前管理:夏、秋季节,播种后视畦面干湿程度浇小水,保持畦面湿润。温室内室温白天保持在22℃~29℃,夜间保持在18℃~25℃。当气温高于29℃时,光照强的天气,覆盖遮阳网进行遮荫,通过顶风口与底风口的开、闭等措施来调控温室内的温度;早春、冬季,播种后畦内覆盖塑料薄膜,温室内室温白天温保持在22℃~25℃,夜间保持在10℃以上,当畦面上有30%露头时,揭去畦面上薄膜覆盖物。
出苗后管理:间苗,当茼蒿幼苗长出 2~3片真叶时,及时间苗并拔除杂草,苗株距控制在3cm~4cm见方为宜。
温度调节:早春及冬季,白天温度保持在16℃~25℃,夜间温度保持在10℃~18℃。通过增减覆盖物,开关风口等措施进行温度调节。夏、秋季节,白天温度保持在18℃~29℃,夜间温度保持在10℃~18℃。通过加大通风口,温室顶端覆盖遮阳网进行温度调节。
水肥管理:早春及冬季全生育期浇2~3次水,在苗高3 cm时开始浇第一水,苗高9cm~ 12cm时,浇第二水,结合浇水每亩追施尿素10kg~15 kg,采收前2~3天浇第三次水,此期浇水时,可不进行追肥。夏秋季节出苗后只要地面干燥就浇小水,当苗高达 9cm~ 12cm, 结合浇水每亩追施尿素10kg~15 kg,以后视土壤墒情随时浇水,当苗高长到13cm~15 cm时可进行叶面喷施氨基酸微肥。
3.5收获
茼蒿长到25cm~ 30cm左右时可进行采收,采收前2~3天浇一小水,连根拔出捆成把。
3.6病虫害防治
农业防治:防虫网与黄板配合使用,顶、底通风口处用30~40目尼龙纱网密封,温室的进口处挂门帘。室内悬挂黄色粘虫板,悬挂高度年虫板的下沿,据茼蒿植株顶部20cm~30cm,每667m2悬挂黄板20块~30块。
化学药剂防治:轮换用药,严格控制农药安全间隔期。苗期病害,用72.2%的霉威水剂800倍液与15%恶霉灵水剂1500倍液喷雾防治,连续防治2~3次,间隔期10天。生长期的病害防治,以烟熏剂熏棚预防为主,百菌清与腐霉利交替使用,用量200~300g/667m 2。
蚜虫与白粉虱用乐丹2号喷雾防治,采收前10天不用药。潜叶蝇用灭蝇胺、烯啶虫胺喷雾防治,采收前10天不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