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草莓栽培管理技术
2月份,随着气温进一步下降,是冬季草莓生产的真正开始,也是温度变化最为激烈的时期,夜间温度降至零度以下,白天天晴时大棚内的温度又迅速上升,这种温度激烈的变化,既可以发生冷害,也可以产生湿害,或者导致休眠,或者造成授粉不良,更为病害的发生创造了温床,因此该时期加强草莓的科学管理是当务之急,其管理重点有如下几方面:
首先是温度的管理。这一时期是草莓促成栽培进入开花结果的时期,低温、高温都对草莓造成很大的影响。一是低温的影响,夜间5℃以下的低温或使草莓的雌蕊受害授粉不良,或使草莓的果实形成冷害难以膨大,形成畸形果,失去商品性;白天经常处于15℃以下的温度条件又会诱发草莓的休眠,造成生长发育迟缓,吸肥吸水能力变差,果实变小,产量下降。二是高温的影响,28℃以上的高温就会使草莓的授粉受到影响,如果持续30℃以上的高温,就会造成草莓的开花授粉率严重下降,更为严重的是,草莓的第二花序的分化受到抑制,影响到后期的产量,甚至发生日烧病,导致绝产。另一方面,此时又是果实的膨大期,25℃以上的温度,使得草莓的果实成熟过快,果实变小,不仅商品性差,而且产量下降,因此要求一定严格温度的管理,成为重点管理内容。具体的温度管理指标为:保温开始初期,白天温度28℃~30℃,夜间保持12℃;现蕾期,白天25℃~26℃,夜间10℃;开花期,白天23℃~25℃,夜间10℃;果实膨大期,白天20℃~23℃,夜间6℃~7℃;收获期:白天23℃~25℃,夜间5℃为宜。当棚内温度超过或低于所需温度时,应及时通风降温或保温,措施是每天可于上午9点、中午12点、下午2点,分三次逐次放风降温,下午4点注意开始保温。
其次是湿度管理。大棚内的湿度与温度密切相关,温度低时,相对湿度就大,温度高时,相对湿度就小,特别是开花时要求湿度要小,最适宜的相对湿度为40%,过高过低都影响授粉的质量。为了科学地进行温度和湿度的管理,棚内要挂有干湿温度计,经常观察干湿温度的变化,进行放风和保温,特别在早晨低温时容易形成湿气,可根据情况适当早些放风排湿,以保障草莓在适宜的指标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生长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