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棘,属胡颓子科沙棘属(Hippophae ),俗称酸刺,醋柳,为雌雄异株的野生灌木或小乔木。沙棘具有耐干旱、耐瘠薄、耐严寒的特性,生命力极强,适合在环境十分恶劣的地区生长,且根系发达。
一、沙棘栽培技术
1.沙棘品种选择:选择果实大,单粒重0.5克以上,产量高,平均单株产量2公斤以上,无刺或软刺的大果沙棘扦插苗。
2.栽植规格、密度:以产果为目的的沙棘园,树冠较大的沙棘品种,株行距可采用2米×4米,每亩定植83株;以采条为目的的采穗圃,可采用1米×3米,每亩定植220株。
3.沙棘雌雄株配置:一般雌雄株比例以8:1为宜。
4.田间管理
水肥管理:大果沙棘产量高,灌水和施肥对大果沙棘的产量作用十分明显。一般磷肥75—105公斤/公顷,穴施0.05—0.06公斤/穴。施肥结合春季灌水进行。
中耕管理:中耕深度为4-5㎝,以不伤沙棘的水平根系为原则,既可清除杂草,还可疏松地表土层,提高土壤透气性。注意中耕不能过深,否则,将影响水平根的正常发育,严重时还会诱发干缩病。
树形修剪:沙棘栽植第二年,定干高度为0.3米,为保持树势平衡,可做适当修剪。保留萌发的三根大枝作骨干枝,疏除过多枝条。当沙棘进入结果期时,每年都在萌动前进行修剪,先剪去枯枝、病虫枝,再进行疏枝,清除徒长枝、过密枝。
二、大果沙棘病虫害及防治
对沙棘病虫害防治的最简单办法是把病株、虫株砍伐运走,也可酌情采取其它防治措施。
1.主要病害:有沙棘干缩病,防治方法为要注意避免机械损伤,发现病株要及时清理、焚烧、深埋,病枝也要及时剪除。沙棘锈病防治主要是预防,苗期每隔15-20天喷一次波尔多液,连续2-3次,可减少沙棘锈病的发生。
2.主要虫害为沙棘蝇,防治方法:可用500-800倍敌百虫液喷雾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