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花果主要病虫害防治 -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欢迎访问廊坊市农林科学院官网!
当前位置:
  • 首页
  • 农时技术
  • 无花果主要病虫害防治

    37663 阅读 2015-09-01 发布时间

     

    一、玉米螟
    危害症状:6月中旬到7月中旬第一代幼虫出现。幼虫从花芽和叶柄基部钻入茎内为害,蛀入孔附近皮色变黑,孔外有虫粪,破坏茎秆组织,影响养分输送,造成植株萎蔫、倒折,甚至死亡,经2530天成熟后在花卉心叶或茎内化蛹。第2代幼虫出现在7月下旬至8月下旬,为害严重,10月底钻入花卉茎秆或玉米等粮食作物秸秆内越冬。
    防治方法:防治钻心虫要采取综合防治
    1.农业防治:首先要消灭越冬虫源,在冬前剪掉寄生植物的茎秆,集中烧毁;对已受害又无培养价值的花卉进行剪除烧毁;在产卵期间采集卵块,进行消灭,减少孵化后的幼虫为害。
    2.药剂防治:如幼虫已蛀入花卉茎秆,可从蛀入孔向茎内注入药剂,如80%敌敌畏乳剂200倍液,或50%敌百虫乳剂5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等,均有一定效果。
    3.在成虫盛发期,利用黑光灯等诱杀成虫。
    二、炭疽病
    炭疽病是无花果果实上重要病害,由于该病危害常使大批果实腐烂。
    危害症状:主要危害果实,亦可侵染枝条。果实受害后,在果面呈现圆形、稍凹陷、褐色斑块,随后在病斑上出现同心轮纹状黑色小点,天气潮湿时在其表现长出粉红色粘质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团。最后病斑不断扩大,果实软化腐烂,有时干缩成僵果悬挂树上。枝条得病后呈淡褐色斑块,后逐渐干枯死亡。
    发病规律:病菌在僵果上越冬,第二年春产生分生孢子,由风雨传播,侵害枝梢和果实。以后在新的病斑上再产生孢子,进行重复侵染。天气潮湿,阴雨连绵能促使病害大发生。果实最初感病,由于症状不明显,较难察觉到,直至9月果实接近成熟,病斑迅速扩展,田间发病明显加重。
    防治方法
    1.冬季认真清园,减少田间传染源。
    2.6-7月梅雨期及初秋应认真喷药保护果实。药剂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主办单位: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地址:廊坊市广阳道285号农林科技大厦     电话:0316-2189909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21151号-1     公安备案:冀公网安备 13100302000548号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