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双孢菇栽培技术要点 -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欢迎访问廊坊市农林科学院官网!
当前位置:
  • 首页
  • 农时技术
  • 秋季双孢菇栽培技术要点

    27660 阅读 2015-09-01 发布时间

     

    麦秸是栽培双孢菇的主要原料,利用麦秸和湿牛粪栽培双孢菇的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栽培管理技术
        1.铺料 将料床整平、清理干净,在床面和地面上撒一层生石灰,然后在棚中用1%的敌敌畏农药液喷洒一遍,并闷棚1天,第2天将发酵好的培养料平铺在料床上,料层厚度15-20cm,料铺好后罩上棚膜、盖上草帘,用小火炉熬煮甲醛熏棚一夜,然后通风1天后再播种。
        2.播种 菌种采用麦粒种,播种量为1瓶/㎡(500ml医用生理盐水瓶)。将菌种瓶打破,小心拣净菌种里的玻璃渣,然后将麦粒弄散,盛在灭菌后的器皿中,进行撒播。播完后用木板轻轻压平料面,以免麦粒悬空,然后用1%的石灰水调解料面湿度,调好后关闭通风口闷棚发菌。
        3.发菌 闷棚3-4天后进行通风。开始时在早晨和傍晚小量通风,每次通风0.5-1.0小时,通风7天左右后加大通风量,早、晚各通风1-2小时。开始通风时可以全面检查菌种成活情况,发现霉变的麦粒及时拣出,减少杂菌污染。发菌期间一方面要注意保湿,另一方面要适当保持料面干燥,抑制杂菌萌发或延缓其生长。发菌后期用削尖的木棍在料面上扎洞,使料层中的有害气体能尽快逸出,促进菌丝往下生长。待菌丝长满料层时,即可进行覆土。
        4.覆土 覆土前在料面上喷一遍0.1%的多菌灵和0.15%的辛硫磷,以防治绿霉菌和害虫。覆土选用地表15-20cm以下的中壤土,覆土厚度为3-4cm,即20-25kg/㎡。覆土时不分粗细土,一次性覆土,在土中掺入0.5kg/㎡用量的水稻壳和0.5kg/㎡的石灰,混合均匀。覆土前整平料面,并有意识地拉断菌丝,形成更多的菌丝段,以利于覆土后菌丝恢复生长。覆土时应保持料面干燥,将土均匀地覆盖在料面上,覆好后随即进行调水。喷水时应使用雾化较好的喷头,喷水要求不少于3个来回,用水喷透土层,但不能使土面积水。一般干土覆盖时,调水的用水量为3kg/㎡。水调好后闷棚,第2天和第3天视土层干湿情况进行补水。覆土层的干湿标准以手捏后成团,松开时不会散掉。调水期间,即覆土后的前3天,每次喷水后通风0.5小时,且每天早晚各通风0.5-1小时,以后一直保持土层呈湿润状态。一般在覆土12天左右,就可以在覆土层表面的土缝中见到菌丝,由于覆土不会绝对均匀,土薄处会早长出菌丝,此时应及时补土,将先冒出的菌丝盖住,否则会影响出菇。当菌丝长出土层扭结成绿豆大时,再喷出菇水,每天早晚喷水,连喷2-3天,并保持通风。气温高于20℃早晚通风,气温较低时中午通风,适当增大通风量。
       5.采菇 一般喷出菇水3天左右,菇盖可长到3-5cm,此时即可采收。采摘时捏住菇盖,轻轻扭动即可采下。采下的菇用刀片削去柄下带泥土的部分,按大小分级入筐,随后用漂白液清洗后装箱销售。采后的菇床进行清理,清除死菇和菇根,用木板将床面上的菇穴刮土填平,喷水保湿,等待出第2茬菇。
        6.越冬管理 当进入深秋,菇棚温度降至8℃以下时,菌丝逐渐停长进入休眠期。此时,停止喷水,保持通风,将床面放干后关闭通风口,闷棚越冬。
        7.春菇管理 来年开春后,气温逐渐回升,当棚内温度达到6℃以上时,恢复喷水,使菇床的覆土层湿透。华北地区春季多风,要注意保湿,减少通风。喷水要勤喷、轻喷,出菇多时多喷水,出菇后期少喷水。喷水时喷头向上,让雾化的水轻轻落下,切忌水直接冲到菇蕾或菇床。
    主办单位: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地址:廊坊市广阳道285号农林科技大厦     电话:0316-2189909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21151号-1     公安备案:冀公网安备 13100302000548号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