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乳剂和微乳剂是替代老剂型乳油的一对孪生子,是我国重点推广的两种农药剂型。水乳剂剂型国际代号Ew,曾称浓乳剂。是将液体或与溶剂混合制得的液体农药原药以0.5-1.5微米的小液滴分散于水中的制剂,外观为乳白色牛奶状液体。微乳剂剂型代号ME,是液体或与溶剂配制成的液体农药原药分散在含有大量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后,所形成的透明的或半透明的溶液。
1. EW和ME的微观特点
水乳剂的结构特点是液态农药被分散成1微米左右的乳化微粒所形成的乳化液。微乳剂是液态农药在较高浓度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形成10-100纳米(0.01- 0.1微米)的微粒,它“钻”进了过量表面活性剂所形成的胶束之中。多数情况下还需加入增溶剂使胶束溶胀,以便能更多的包裹农药微粒。因此,微乳剂是农药乳化作用的极限。只要保证乳化剂和增溶剂的条件,便自发形成。微乳剂的生产控制简单。而水乳剂处于热力学的不稳定状态,不能自发形成,它必须借助特定的外力作用,以形成均匀的乳化液粒,因此,生产过程的控制相对复杂。EW和ME都必须通过二年以上的经时稳定考核,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常规的冷热贮藏试验。对不添加黏度调节剂的水乳剂,继续加入乳化剂和增溶剂,便可转化成微乳剂。
2. EW和ME的市场登记和应用情况
水乳剂和微乳剂的一系列研究成果近年来在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推广速度均达到50%以上。目前我国已成为微乳剂生产品种最多的国家,而在国外,主要研究和推广的品种是水乳剂。
3. 微乳剂的优点
1) 生产投资少,控制简单,易于掌握和推广。
2) 研究开发方便,中小企业的实验室都可开展,不需像水乳剂那样,需粒度分布仪,黏度仪等大型设备配套和检测。
3) 由于添加了大量表面活性剂,一般田间药效比乳油高5—10%。
4. 微乳剂和水乳剂的应用比较
1) 水乳剂的配方组成简单,液态原药配制水乳剂几乎不用溶剂。水乳剂用大量的水取代苯类有机溶剂,所添加的流变剂一般从食品添加剂中选取,是国际公认的对环境安全的农药新剂型。微乳剂所需用的有机化工材料(乳化剂和增溶剂)比水乳剂高,生产成本高于水乳剂。
2) 微乳剂中一般需添加10%左右的增溶剂,这些物质尽管急性毒性与二甲苯相当,但均为亲水性的极性溶剂,更易渗透到作物内部,但同时也溶入农田和水源,要清除和分离比苯类非极性溶剂更困难,慢性毒性不可忽视。故对环境和食品安全增添了新的威胁。
3)由于微乳剂自身的结构特点,注定了微乳剂中活性物质含量一般最高仅在25%左右,而不可能象水乳剂那样制成高浓度的制剂。
4)对于生长期短的蔬菜等品种和水田中,建议要慎用微乳剂,建议不要把带有增溶剂的微乳剂作为室内卫生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