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苗方法
廊坊地区采用塑料大栅加温育苗、日光温室育苗、火炕育苗、酿热温床育苗、冷畦双膜育苗等。
育苗地块选择
育苗地块一般要选择地势高燥、阳光充足、靠近水源、有利排水、土壤疏松和3年以上没有种植过甘薯的肥沃土地,在冬季或早春结合施足基肥,深翻、耙碎整平,做畦。
育苗用种量
需种量是根据供苗时间、供苗量、栽插期、栽插次数、育苗方法以及品种特性、种薯质量来确定。一般每亩春薯大田需种薯量75公斤。
种薯选择
“好种出好苗”,种薯的标准是具有本品种的皮色、肉色、形状等特征,无病、无伤,没有受冷害和湿害,薯块大小均匀,块重150~250克为宜。排薯前可对薯块进行处理,用51~54℃温水浸种10分钟,或用70%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灵)500倍液浸种5~10分钟。
排种时间和密度
甘薯栽插以气温稳定在15℃时为宜。采用大棚加温或温床育苗,应在当地甘薯栽插适期前30~35天排种;采用大棚加地膜、酿热温床育苗、冷床双膜育苗,于栽前40~45天排薯,每平方米排种20~25公斤。
苗床温度管理
苗床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以催为主,以炼为辅,先催后炼,催炼结合”。
首先保持不同时期的适宜温度。
1.前期高温催芽(1~10天):种薯排放前,加温预热苗床至30℃左右,排薯后使床温上升到35℃,保持3~4天,然后降到32~35℃范围内。
2.中期平温长苗:待齐苗后,注意逐渐通风降温,床温降至25~28棚温短时不超过40℃,棚温前阶段的温度不低于30℃,一周以后逐渐降低到25℃左右。
3.后期低温炼苗,当苗高长到20厘米左右时,栽苗前5~7天,逐渐炼苗,使苗床温度接近露地温度,以利栽插成活。
4.正确测量温度。市售温度计有的误差较大,应校正后再用。测温点应分别设在苗床当中、两边和两头。火炕的高温点是进火口和回烟口,找出全床的高温点和低温点,便于安全管理。温度计插在苗床上不宜过深或或过浅,以温度计下端与种薯底面相平为宜。盖薄膜的苗床,注意测量膜内苗茎尖层的温度,防止温度过高烧伤薯苗。
苗床水肥管理
排种盖土后要浇透水。育苗期还要视土壤干湿程度适时浇水。采过一茬苗后立即浇水。掌握高温期水不缺,低温炼苗时水不多,酿热温床浇水量要少,次数多些。
每剪采1次苗结合浇水追1次肥。选择苗叶上没有露水的时候,追施尿素,每10平方米一般不超过0.25千克。追肥后立即浇水,迅速发挥肥效。
另外,通风、晾晒是培育壮苗的重要条件。在幼苗全部出齐,开始展新叶后,选晴暖天气的上午10时到下午3时适当打开薄膜通风降温,剪苗前3~4天,采取白天晾晒、晚上盖,达到通风、透光炼苗的目的。
采苗技术
薯苗长到25厘米高度时,及时采苗,否则薯苗拥挤,下面的小苗难以正常生长,并会减少下一茬出苗数。采苗时要选择壮苗,壮苗标准是叶色青绿,舒展叶7~8片,叶大、肥厚,顶部三叶齐平;茎节粗短,根原基大,茎韧不易拆断(折断有较多的白浆流出),苗高25厘米左右;苗龄30~35天,茎粗约5毫米;苗茎上没有气生根,没有病斑;苗株挺拔结实乳汁多;百苗鲜重,春薯苗500克以上,夏薯苗1500克以上;薯苗不带病虫害。